2020-12-16 9:3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我的摄影故事

□ 赵丽英

  退休以后,我喜欢上了摄影。先是参加唐山老年大学摄影班学习,自己练习着拍些感兴趣的景物,后来又加入唐山老摄影家协会,跟着摄影大咖们外出采风,一面学习摄影技术,一面陶冶情操。十多年的时间,竟然拍摄保存了万余张自己喜欢的照片。

  小时候,我生长在平民之家,没有留下几张黑白照片,现在想起来,心里仍留有遗憾。大部分的照片是改革开放之后照的彩色照片。家里买的第一台相机是凤凰牌胶片相机,后来又买了尼康和佳能数码相机,同时,数码手机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时光。

  上世纪80年代,我们三口之家在凤凰山公园门口拍了一张合影,现在看显得特别珍贵,因为当时背景里水池中的娃娃戏水已经随着公园的改造消失了。2012年,凤凰山公园举办《百年沧桑凤凰山》摄影展,我家这张照片和其他几张在凤凰山留影的照片得以入选参展,并编入《有故事的凤凰山公园》画册。

  我的摄影故事,记忆最深的还得说是历时3个月连续拍摄《陡河上的桥》。我在拍摄这些桥梁时,经常在网络上发帖与网友们分享。这些帖子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记者到现场采访,还在报纸上发了一个通版重点报道,后来河北新闻网和各大网络媒体也都报道了这次拍摄活动。

  说起拍摄《陡河上的桥》的起因,还得说是缘于2013年的一次户外活动。那次活动,我和我家先生登上了大城山最高峰,在山顶鸟瞰陡河上漂亮宏伟的钢厂大铁桥时,一起被深深地震撼了,连声赞叹这座桥太美了。从此,我们便萌生了徒步踏访拍摄陡河桥的计划。

  那次徒步考察拍摄《陡河上的桥》,是以胜利桥为起点,溯河而上,一座一座地拍。当时选择胜利桥为拍摄的起点和第一座桥,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名气最大,更多的是因为这座桥承载了我们这代人诸多记忆。我的先生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随着全国各地修复河道,他曾在胜利桥南侧参与过挖修陡河、加高堤坝,也曾与小伙伴儿们相约在距离胜利桥不远的陡河里洗澡、游泳、摸虾、摸蛤,如今回忆往事,依然是一段美好的记忆。

  提及陡河上的胜利桥,对于外地人来说,对胜利桥的认知,也许只有“7·28”唐山大地震胜利桥震断、折入水中的黑白图片。而土生土长的老辈唐山人更习惯称呼胜利桥为吉祥桥,因为在更早的时候,这座桥取名于南北方向的吉祥路,后来随着东西方向的胜利路延伸,这座桥才改名为胜利桥。

  大地震将唐山夷为平地,而当时在林西矿工作的我家先生最初以为只是古冶的震灾最为严重,直到“7·28”当天晚上他才从工友口中得知,市区震毁更为严重。7月29日早6点左右,我家先生与一位工友骑着自行车匆匆赶往市区,来营救母亲、妹妹和已怀孕7个月的我。先生回忆说,“当时胜利桥中间已折断入水,我和工友就拖带着自行车从折断的桥上爬过去,他拉我一把,我拉他一把,连抻带拽两个人才过了断桥,当时人的能力真是大。”最为可贵的是,当年从东北方向紧急驰援灾区前来抗震救灾的解放军部队,也是在这座震毁的桥梁上搭建了浮桥才进入市区进行抢险救援的。正因为胜利桥有承载唐山震灾的特殊经历,也因此被唐山人最为看重。如今,胜利桥依然繁忙,双向宽阔的路面,以及林立于水中密集敦实的桥墩也让人们感受着城市变化的美好。

  我在用相机拍摄这些桥时,先生担当的角色是摄影助理和资料搜集。他通过查文献和现场采访,搜集到不少这些陡河桥的资料。应该说,这些历史内涵丰富的资料,为陡河桥照片文字说明增添了亮色。

  在唐山新华东道通过陡河的地方,建有一座宽阔的新华公路桥,这座桥向南不到200米的地方,老京山铁路线贯通唐山市内陡河的两座铁路桥,那粗壮的枕木上依然发亮的沥青折射着太阳的光芒。虽然已分别历经了120多年和90余年的风霜雪雨,但在这些防朽、防水的沥青保护下,两座铁路桥上的枕木依然结实牢固。

  根据桥所处的地理位置,我们习惯性地分别称呼这两座铁路桥为北桥和南桥,两座桥之间相距仅十米远。这两座桥是我们考察过的陡河上资格最老的桥梁。北桥建于清末的1888年,比詹天佑修建的滦河大铁桥还要早6年。南桥建于1924年,是这条铁路扩展为复线时所建,桥墩用水泥铸成,一样经受住了唐山大地震的考验。它们没有遭到损毁,应该是唐山所剩为数极少的震前完好建筑,算得上是珍贵的工业文物古迹了。

  在我的记忆里,家乡唐山永不失美丽元素,所以自从退休后,我经常和我家先生通过参加户外徒步等活动,用脚步丈量唐山的发展变化,用眼睛去发现唐山的美丽,并用相机随时拍下影像,留作珍藏。桥是城市点缀的美丽元素,再加上它所承担的城市功能,以及个别桥所具有的历史传奇色彩,这些桥就更让人着迷了。正因为如此,我们拍摄陡河上的桥也像着了迷一样,3个月的时间里,溯河而上,徒步考察和拍摄了陡河上的华新桥、大虹桥、利民桥、电厂桥、建华桥、荣华桥、长宁桥、河茵道桥、河北桥、屈庄桥等诸多桥梁。当时,我们已拍摄到了荆马地区的荆马大桥。

  在每次徒步考察、拍摄回来,我都会以“顶嫂视角”的网名第一时间将整理好的桥照片发到网上。看到“南桥”和“北桥”的照片时,很多网友惊呼“想不到唐山还有在大地震中没有震毁的清代和民国桥梁,建议向文管部门申报‘国家保护单位’。”我家先生是研究历史的,他说:“桥梁建筑在城市建设中与河相点缀非常美,有些桥梁历史久远,在城市发展中起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尤其是曾遭大地震摧残的城市,尚有震前的桥梁完好无损,屹立不倒,这本身是桥梁史上的奇迹,这样的桥梁为数极少,应该加强保护。”

  新唐山的历史已经谱写了72年,当我翻阅一张张照片寻找记忆时,我深深地感到新唐山的美丽和新时代的幸福,我想,我的照片故事应该延续下去,继续记录幸福生活的美丽和时代前进的脚步。

编辑: 杜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