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2-01 8:1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wanb

聚焦2021:锦绣蓝图绘就奋斗再启征程

聚焦2021:锦绣蓝图绘就奋斗再启征程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记者 立峰 晓悦)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历史坐标系中,这一年注定将留下极其特殊而重要的印记。

  记者从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上获悉,今年,我市将坚定不移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重要指示精神,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认真开展“三重四创五优化”活动,推进“3+5”创建工作和“四个一百”活动,确保唐山发展提质提速、向上向好,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记者从会上了解到,与“十四五”规划相衔接,与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相协调,我市今年将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工作。

  精准有效扩大投资、促进消费

  夯实融入新发展格局的增量支撑

  今年,我市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基点,稳投资、稳消费、稳增长,以更高质量的“稳”支撑更可持续的“进”。

  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

  我市将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开展重点项目建设升级加力行动,以新增规模以上企业的实际成效推动项目快投产、早达效。百川轨道交通装备等181个计划新开项目按期开工,460个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1800亿元以上,震安科技智能制造基地等60个项目竣工投产,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50家、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30家。

  打造“夜经济”街区激活消费

  实施商贸业品牌提升工程,因地制宜打造一批特色商业街区和“夜经济”街区,有效激活全域全季全时消费。推动南湖景区和开滦国家矿山公园联合创建国家5A景区,支持唐山国际旅游岛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打造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帮扶企业成长壮大

  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万名干部联企业”活动,完善“好差评”制度,落实减税降费等政策措施,助力企业更好更快成长。实施金融助企惠企提速工程,唐山企业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入驻企业达到1.5万家,实现融资400亿元。深化“千企转型”行动,开展“冠军培树”行动,围绕技术改造、两化融合、新产品开发、钢铁深加工等方面,工业技改投资增长7%左右。

  坚定不移落实重大国家战略

  在融入京津、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高质量发展

  今年,我市将打好服务和发展“两张牌”,深化“四个一百”活动,推动与京津重点领域合作提速突破,加快构筑京津发展第二空间。

  引导更多“唐山制造”走进雄安

  做大做强京冀曹妃甸和津冀(芦·汉)协同发展示范区,做优做精滨唐合作示范产业园、迁安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园等特色承载平台,全年实施亿元以上京津合作项目200个以上、完成投资300亿元以上。在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港口物流等领域服务雄安新区建设,高标准建设雄安绿博园唐山园,引导更多“唐山制造”走进雄安。主动参与2022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推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京唐城际铁路南延至曹妃甸

  全面融入“两网两群”,提速京唐城际铁路建设,环渤海高铁、唐遵城际铁路等重大铁路项目取得实质性突破,推进京唐城际铁路南延至曹妃甸。启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谋划实施270公里高速公路和210公里国道绕城项目,打造内畅外联的城市双大外环。推进三女河机场改扩建工程,谋划启动T2航站楼建设,T1候机楼改造完工投用。

  深化多领域协同协作

  围绕医疗卫生、教育体育、健康养老等领域,拓展京津唐合作广度深度,年内实施超亿元京津公共服务项目5个以上,完成投资10亿元以上。健全监测、会商、执法等生态环境联建联防联治机制,筑牢首都绿色生态屏障。

  深入推进创新驱动发展

  加快建设创新型唐山

  今年,我市将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第一动力,找准科技创新与转型发展的契合点,依靠创新集聚要素、重塑优势,提升实体经济质量效益。

  以做大创新主体带动产业升级

  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领军企业梯次培育机制,使创新型企业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源,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4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万家。实施企业研发机构创新能力提升扶持计划,年内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设立研发机构比例达到40%以上。

  深化“京津研发、唐山产业化”协同创新

  深化“京津研发、唐山产业化”协同创新,抓好中关村唐山产业园等平台建设,引进科研成果合作项目100个以上。北交大唐山研究院、北理工唐山研究院等43个产学研平台建成投用,高标准建设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测试中心。

  培育高技能人才2万人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推行基层科技特派员、攻关任务“揭榜挂帅”等模式,全市每万人口拥有高价值发明专利数2.24件。深化“凤凰英才”计划,年内,引进研究生1000人以上,培育高技能人才2万人。

  统筹推进锻长板补短板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今年,我市将围绕优化经济结构,实施强链延链补链行动,推动12个重点产业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不断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

  支柱产业强链条提品质

  做优精品钢铁、现代商贸物流、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等四大支柱产业,年内营业收入突破1万亿元。在全省率先推动钢铁产业学习德国、赶超德国,着力推进专业化、标准化、精细化服务创新管理体系建设,着力攻克特钢冶炼、高精度轧制等关键技术,抓好首钢迁钢新能源汽车材料等延链项目,钢铁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达到38%以上。

  优势产业延链条建集群

  做强现代化工、新型绿色建材、新能源与新材料、文体旅游会展等四大优势产业,加快扩规模、提档次、向支柱产业跃升。围绕建设世界一流石化产业基地,加快发展石化产业,转型优化煤化产业,延伸拓展海洋化工产业链,培育壮大化工新材料产业,力促旭阳炼化一体化、富海石化等重大战略项目开工建设。

  新兴产业补链条扩容量

  聚焦现代应急装备、节能环保、生命健康、数字产业等重点领域,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振兴工程,滚动实施九天微星工厂、紫光国徽集成电路等100个新兴产业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0%左右。

  坚持产城融合、职住平衡

  加快建设繁荣舒适美丽的现代化沿海城市

  今年,我市将深化“一港双城”空间布局,积极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实施总投资1287亿元的724个城市重点项目。

  加快编制国土空间规划

  全面完成总体规划、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专项规划、专题研究等六大类30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优化拓展城市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实现“多规合一”。

  实施城市西扩

  全面优化提升主城区空间布局、功能定位,形成西翼战略引领、中心品质提升、东翼魅力转型、北部生态涵养、南部绿色屏障五大分区。站西片区启动中央商务区、创智城开发建设,实施唐丰路改造等12条路网工程,7个村3000户居民回迁新居。

  开通市中心区至曹妃甸公交线路

  对标天津滨海新区,加快沿海一线全域城市化步伐。坚持产教城融合发展,开通市中心区至曹妃甸城市公交线路,启动新天LNG总部等重点项目建设,力促游艇小镇、唐钢大成不锈钢等6个超百亿元项目早日开工,打造与主城区同兴共振的滨海新城。

  规划建设特色小镇30个以上

  把县城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加快补齐公共服务设施、环境卫生设施、市政公用设施、产业培育设施等领域短板弱项,推进54条县城道路新建改造项目,提高县城综合承载能力。规划建设特色小镇30个以上,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1.2个百分点。

  启动城市原点公园等项目

  推进“五改一通一场”工程,改造棚户区8个、城中村31个、老旧小区221个,雨污分流全部完成改造。启动城市原点公园、人民公园、劳动公园等公园游园项目,完成中心城区19条道路绿化提升。实施物联网感知、视频融合等3个智慧平台项目,提高“智慧城管”“智慧交管”的集成化、覆盖率,提升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

  坚持改革开放互促并进

  拓展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空间

  今年,我市将聚焦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激活释放市场活力、制度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破除堵点制约

  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放管服”改革,创新推进“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百事通”改革。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程建设项目取得施工许可时限压缩至20个工作日以内,申报材料再精简40%以上。

  以拓展对外合作扩大开放型经济新领域

  围绕沿海经济、高新科技、新动能培育等重点领域,突出京津、面向全国、放眼东北亚,新签约超亿元项目500个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5%左右。推广“龙头企业+园区平台”发展模式,扩大国际产能合作,对外投资企业达到180家。

  建设世界一流综合贸易大港打造开放桥头堡

  加快港口转型升级,新建北京、内蒙古、新疆等地内陆港6个以上,建设曹妃甸港前物流站,提升国际班列常态化运营频次,加快形成以港口为核心、内外贸航线和国际班列为脉络、内陆港为节点的区域“双循环”综合物流枢纽。唐山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7亿吨。坚持港产融合发展,沿海地区实施亿元以上项目100个,完成投资超700亿元。

  以释放叠加政策红利壮大开放新优势

  中国(河北)自贸区曹妃甸片区围绕率先突破、走在前列,推动大宗商品贸易、港航服务、二手车出口、装备制造与再制造、能源储配等产业突破发展,完成自主创新案例20项以上,新增市场主体2000家以上。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围绕打造中国北方总部基地,跨境电商企业达到1000家,交易额突破200亿元。综合保税区围绕增比进位,延伸发展加工、物流、交易等进出口加工贸易产业链,确保进出口总额达到25亿美元。

  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

  今年,我市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粮食总产稳定在57亿斤以上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稳定水稻、小麦、玉米三大主粮种植,新建高标准农田25万亩,粮食播种总面积达到729万亩以上,粮食总产稳定在57亿斤以上。

  做大做强乡村产业

  以县(市、区)为单位开展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深入实施“双十双百”工程,集中力量打造10个优势特色产业、10个农产品加工集群、100个农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基地、产值超100亿元乳品产业加工集群。培育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化体验、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加快村庄规划编制,将实施乡村振兴“十百千”工程与美丽乡村建设行动有机结合,新创建2个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区、10个市级示范区、200个示范村和1000个以上提升村,培育2至3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县。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健全农村卫生保洁长效管护机制,推进农村垃圾治理、厕所改造“两个全域达标”,农村生活污水管控、村容村貌“两个全域提升”。

  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

  推进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改善

  今年,我市将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一体推进治山治水治气治城,全面系统优化自然生态,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创建活动。

  非临港钢铁企业上水铁矿石全部实现铁路疏运

  强力推进CO、NO2、SO2等污染物治理攻坚,全力打好去产能等6场硬仗,深入实施钢铁企业提标治理等5项工程,扎实开展涉气企业治理、扬尘污染防治等10个专项行动。逐行业制定工业炉窑烟气达标治理方案,完成59座高炉一氧化碳治理、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和钢铁企业脱硫脱硝除尘提标治理。强力推进“退城搬迁”“双代一清”“公转铁”“公路绕城”等治本攻坚,加快北郊热电公司铁路专用线、曹妃甸港区和京唐港区矿石装车线、曹妃甸南站扩能、水曹迁曹联络线等项目建设,水曹铁路、小集等“公转铁”项目建成通车,全市非临港钢铁企业上水铁矿石全部实现铁路疏运。

  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修复

  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湾长制,强化饮用水源地保护,推进城镇污水管网和雨污分流全覆盖,高标准完成省下达的101个农村生活污水治理任务。抓好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利用,实施土壤环境分类分级管理。开展危险废物重点行业环境风险隐患专项整治行动,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县域全覆盖。深入推进矿山综合整治,完成141处责任主体灭失矿山治理修复。

  提升减污降碳协同效应

  科学制定碳达峰路线图、工作方案和配套措施,推进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和清洁高效利用,支持企业和园区实施清洁生产和绿色低碳改造。深入开展国土绿化大会战,抓好荒山披绿、矿区复绿、村镇植绿、企业扩绿等8大绿化工程,实现19.56万亩宜林荒山全部绿化、各类矿山和所有堆料场应绿尽绿,完成营造林80万亩。

  巩固拓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

  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我市将深入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千方百计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办好民心工程,增进民生福祉。

  打好援企稳岗扩就业“组合拳”

  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打好援企稳岗扩就业“组合拳”,全力保障高校毕业生、贫困家庭子女、下岗失业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城镇新增就业11.7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技能领军人才、企业职工等10大培训工程,拓展唐山领航创业平台功能,优化升级创业孵化基地24家,提供创业服务11万人以上,开展补贴性培训7.5万人次。

  新建、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0所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新建、改扩建路北第七幼儿园等公办园30所,创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5所以上,优质园比例达到45%。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快实施路南实验小学等32所中小学新改扩建工程。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支持唐山学院与首都经贸大学共建电商学院,稳步推进华北理工大学冀唐学院转设工作,唐山幼专整合搬迁项目开工。

  全方位提升核酸检测能力

  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和应急处置有机结合,健全扁平高效应急指挥体系,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强化排查流调队伍建设,全方位提升核酸检测能力,严格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环节排查管控,抓好新冠疫苗接种,严防疫情输入反弹。深化“四医联动”改革,加强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深化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探索开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付费试点,落实药品集中采购,减轻群众看病就医用药负担。抓好市中医院迁建、第二医院骨科大楼、中心血站和120急救中心搬迁等重点项目,曹妃甸滨海新城恒大医院正式运营,扩大优质医疗资源供给。

  建设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

  聚焦庆祝建党100周年、迎接冬奥会等重大节点,组织“七进”惠民演出活动1500场以上。筹建全民健身工程100处以上,举办第三届冰雪运动会,开展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200场次以上,带动更多群众走向冰场、走进雪场。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抓好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唐山段建设,打造长城文化廊道、喜峰口长城公园等文旅融合标志工程。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5%

  坚持“房住不炒”定位,加大房地产调控力度,市中心区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2000套,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实施全民参保计划,推动社会保险扩面提质调标,实现参保人群基本全覆盖。筹集资金3000万元,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5%,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10%。健全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体系,加强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养老服务。

  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

  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唐山

  今年,我市将以创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为抓手,推动平安唐山、法治唐山建设迈上新台阶。

  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

  提高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着力防范化解经济金融、卫生健康、城市、自然生态等重点领域风险。加强金融领域全链条监管,加大失信企业联合惩戒和公开曝光力度,依法严厉打击各种逃废债行为。

  筑牢公共安全防线

  严格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重要指示精神,细化实化地震、洪水、大风、森林火险、风暴潮等自然灾害防治措施。全域开展房屋建筑抗震性能安全排查,高标准完成重点地震断裂带农房抗震改造。

  智慧安防小区建成率达到80%以上

  全面优化基层治理,健全农村“五位一体”、城市社区“六位一体”治理体系,智慧安防小区建成率达到80%以上。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网格化巡控,在市中心区推行道路通行新模式。

编辑: 王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