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新在哪?如何改?
——访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
2021年,是河北省高考综合改革落地之年,全省高三年级学生将参加第一次“新高考”。那么,“新高考”与以往有何不同?教育部门如何迎接新挑战?记者采访了出席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的市人大代表、市教育局局长刘绍辉。
刘绍辉说,今年的唐山市《政府工作报告》,把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为我市努力打造教育发展高地指明了方向。在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方面,唐山市教育局将深化“新高考”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备受关注的“新高考”,有很多创新之处。在考试科目上,将采取“3+1+2”模式,必考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为选择性考试科目,考生须从历史、物理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再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即“3+1+2”模式。在成绩赋分上,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考试成绩实行等级赋分。此外,在志愿填报、投档录取等方面都有很大变化。
“指挥棒”的变化,势必带来高中学校教育组织管理、教师教育教学、学生学习状态等方面的变化。刘绍辉说,面对新变革,唐山市教育局将指导普通高中学校从四个方面深入改革。
一是适应新常态,实行“走班制”,淡化“行政班”概念,教师不动学生动,接受学生“挑选”。二是迎接新挑战,保障学科均衡发展,引导教师迎接角色挑战。三是顺应新趋势,规范综合素质评价,推动学校多样化特色发展,指导学校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分层教学,满足不同潜质学生发展需要。四是关注新热点,指导学校把职业生涯规划摆上教育日程,让学生尽早了解自己的兴趣特点和专业方向,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记者 庄子 晓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