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07:43:03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线上”“线下”齐发力!史上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措施出台

在新学期开学之际, 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关于进一步严格管理 切实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针对未成年人过度使用甚至沉迷网络游戏问题,制定管理措施,坚决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切实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这一被称为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规定从多方面入手,织密制度防护网,进一步绷紧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游的监管之弦,正当其时。

新规出台受好评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未成年网民规模达到1.83亿,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4.9%,高于全国互联网普及率。未成年人触网的低龄化趋势更为明显,超过三分之一的小学生在学龄前就开始使用互联网。不断增长的数据背后,青少年过度用网、沉迷网络的问题凸显。

据此,国家新闻出版署下发通知,严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的时间,所有网络游戏企业仅可在周五、周六、周日和法定节假日每日20时至21时向未成年人提供1小时服务,其他时间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游戏服务。严格落实网络游戏用户账号实名注册和登录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实名注册和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服务。对未严格落实的网络游戏企业,依法依规严肃处理。要积极引导家庭、学校等社会各方面共管共治,依法履行未成年人监护责任,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环境。

政策一出,让很多为孩子放不下手机游戏而头疼的家长们解决了难题。

“新规刚发布,我就转发朋友圈了,几分钟就有好几个孩子同学的家长点赞。”家住路北区凤凰世嘉的刘女士,孩子开学上初一。据她介绍,小升初这个暑假,由于孩子自己在家没人陪不放心,就给他放了个手机。结果孩子这个假期几乎什么也没干,就在家里玩游戏。以前孩子还会看书、打球运动,但是现在因为沉迷游戏,根本就不出去活动了。“多亏在开学前,国家出台新政策限制未成年人游戏时间,要不然孩子网游上瘾的话,就更不好管了。”

在路南区一所小学,家长们在学校门口等着放学接学生,谈起孩子对网游的痴迷不住地倒苦水,对最严“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规定赞不绝口。“我儿子视力本来很正常,四年级开始对手机游戏成瘾,五年级检查已经近视200多度。前两天检查近视程度又加深了,还有散光。医生说孩子的散光就是因为长期看手机屏幕导致的。”一位章姓家长说,“减少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这样无论对孩子的学业还是身体健康都是极为有益的。”

“我现在听到儿子说‘再玩一会儿’就来气。”孩子上六年级的吴女士对记者说,孩子自从迷上手机游戏后,拿到手机就玩游戏,一管就闹,几乎天天因为玩游戏的问题娘俩打架。“现在好了,根据通知要求,未成年人只有周末和节假日才能玩网络游戏,并且限制时段和时长,这下终于可以让我儿子放下手机了,而且也可以缓和我们母子的关系。国家出台的这个政策真是太及时了,要不真不知道孩子会发展成啥样。”

我市路北区一所中学的张老师说,“推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监管措施,可以看出国家对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高度重视。”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会导致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课后作业无法及时完成,进而导致学习成绩大幅度下滑,自信心受挫,只想在网络游戏中找寻安慰,形成恶性循环。通知针对游戏时间、实名注册、规范付费等作出明确规定,力度很大,这有利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有序进行。“作为一名一线老师,我也会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和学生家长一起,为学生们营造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共管共治成合力

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单靠个人或社会一方力量难以有效应对,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

未成年人自控能力差,作为防止孩子沉迷网游的主力军,家长要从自身做起,除了不让孩子借用自己的游戏账号,还要以身作则,自己少玩游戏,才有底气要求孩子少玩游戏。更重要的是,要多花时间和精力陪伴孩子,以此填补孩子的空闲时光,哪怕多和孩子聊聊天、逛逛街、看看书,也能逐渐让孩子从网游中抽身出来。

孩子在路南实验小学上六年级的谷女士向记者介绍,孩子自从上一年级开始,就不时向她灌输一些合理使用手机的观念。“我和她爸爸都尽量不当着孩子的面玩手机,更不会玩游戏。每天晚上孩子写完作业,我们一家三口都会一人拿一本书来看,培养她阅读方面的兴趣,这样孩子就不会感觉没意思而去玩游戏。即使孩子偶尔玩游戏,我们也会给孩子推荐一些运动类游戏以及编程、象棋、围棋等游戏。让孩子知道不是因为‘不能’而不去打游戏,而是觉得‘不需要’才不去打游戏。”

相关专家指出,防止孩子沉迷网游应当统筹社会各方的专业力量,注重多方协同治理。家长们要主动提升自身网络素养,学习家庭教育的相关知识,了解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规律,提升亲子间有效沟通的能力,加强对未成年子女的日常陪伴;学校老师也要掌握有效引导、教育未成年学生积极学习的教育方式,合理使用法律赋予的教育惩戒权,严格落实手机不得进入课堂的法律要求;学校和社区要充分调动可用资源,积极组织开展家庭教育、游戏防沉迷、网络素养提升等主题讲座或活动;手机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要严于律己,注重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不得引诱未成年人沉迷手机网络游戏。青少年自身也要正确认识网络,多参加户外活动,积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活动,融入现实人际交往。当出现网络诱惑时,要及时抵制,提醒自己转移对网络的注意力。

在我市路北区一中学上初二的陈同学,已经连续9天没有玩手机游戏了。“原来由于父母忙,对我管得少。我每天回到家一放下书包,就躲在房间里打游戏,作业也经常拖到很晚才做,第二天上课总是无精打采。可当时游戏瘾大,控制不住自己,到了晚上拿到手机还想玩。现在好了,想玩游戏也没办法玩了。我爸怕我还抓空玩游戏,又周六、周日晚上给我在青少年宫报了网球课,这次是彻底没时间玩游戏了。再加上初中学习也越来越紧张,我慢慢地也就不太想玩游戏了。”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游戏是孩子的快乐来源之一。从踢毽子、丢沙包到跳皮筋、弹玻璃球,每一代青少年都会有自己的游戏。网络游戏兴起,由于互动性、沉浸性、仿真性强,操作便捷,更是对孩子们产生着强烈的吸引力。适度接触网络游戏,可以满足一些青少年对归属感、好奇心和自我实现等方面的心理需求,而一些运动类、益智类游戏等,也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具有积极作用。

今天的青少年,作为互联网的“原住民”,网络空间是他们学习、社交、娱乐的重要场景。我们不能一味的禁止青少年接触网络,但必须护航他们健康上网,引导青少年合理利用互联网,适度使用网络游戏产品,定能推动防沉迷工作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切实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

记者 李雪松

编辑: 刘威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