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0 17:25:00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学习礼仪文化 提升全民综合素质 同做唐山文明人 共创唐山文明城

一、什么是礼仪:

礼仪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科学,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自始至终的以一定的、约定俗成的程序、方式来表示的律己、敬人的完整行为;是一种为时代共识的行为准则或规范,即大家认可的,可以用语言、文字和动作进行准确描述和规定的行为准则,并成为人们自觉学习和遵守的行为规范。

礼仪,是人类交往活动的产物,是人类不断走向文明、走向进步的结果。一个国家、民族、地区,礼仪水平的高低,是其政治、经济、文化是否发达的标志,一个团体、个人礼仪修养如何,是其道德水平、综合素质的反应。在人际交往中,礼仪不仅可以有效的展现一个人的教养、风度和魅力,还体现出一个人对社会的认知水平、个人常识、修养和价值。礼仪是一种潜在资本,如果能够恰当的运用,人们就能取得丰硕的成果。

二、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无所不在,礼仪体现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随着社会的快速进步和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各行各业人士都越发的意识到礼仪在生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意识到不注重礼仪的危害性;意识到礼仪就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根本。

礼仪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处事得宜,待人以礼是当代人应有的风范。

1.它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

2.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美化生活;

3.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质量;

4.有助于塑造并维护服务单位的整体形象.

对普通人来讲,学习礼仪,有助于改善人际关系,有助于人们美化自身,有助于人们提高自身修养,有助于净化社会,推进社会文明。

对国家工作人员来说,学习礼仪:

(1)、建设服务型机关的需要

(2)、建设国家系统公务员的需要

三、礼仪的特点

礼仪的本质特点是它的文化性,隶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由经济基础制约并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1、时代性

礼仪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必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的进步而进步,不可能一成不变,所以后人对前人的礼仪规范也没有必要墨守成规,要正视礼仪的变异性、现实性,正如黑格尔所说:“传统并不是一个管家婆,只是把它所接受过来的东西忠实的保存着,然后毫不改变的保持着传给后代。它也不像自然过程那样,在它的形态和形式的无限变化和活动里,永远保持其原始规律,没有进步。

历史的长河奔流不息,“逝者如斯夫”,没一个发展阶段都有与之相适应的礼仪。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未来更高阶段的礼仪,必然适应更高度的文明,从而更能为所有的人自觉遵守。

2、地域性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国家、民族,同一国家的不同地方,也都有着不同的礼仪,甚至截然相反。

中西礼仪的差距第共知的,它基于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差别,呈现了各有的地域特色。

礼仪的这一特点,要求在社交和礼仪活动中,我们既要注意各民族、国家、区域文化的共同共通之处,又应十分谨慎的处理相互间的文化差异。既要保持自尊,又要尊人,科学恰当的处理礼仪活动中不同文化的碰撞问题,把地狱差别作为交流、互补的条件。

3、具体性

这也可称为礼仪的阶级性,即礼仪并非都是符合人们所设定的美好理想,人类所追求的东西并非都能在礼仪中反应出来。

特权社会必然以掌握稀缺资源的阶级为核心,礼仪很大程度上包含着他们的利益和需求。

礼仪既有阶级性,又没有阶级性,这种两重性,是友谊它的形成和发展的两个驱动力不同而产生的。一是全地区、全民族指导、协调人际关系的需要。这种驱动力是约定俗成的、自发的。另一个驱动力是统治阶级利用礼仪、改造礼仪,把礼仪纳入本阶级的思想观念之中,用以维护本阶级的统治。这个驱动力是有意识的,自觉的。

对礼仪的阶级属性问题应当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由于礼仪的双重性,对于某个礼仪的属性问题,更应慎重对待,准确把握。决不能把一切事物都打上阶级烙印。

毕竟,礼仪的表现形式受时空的限制,它不可能超越现实为未来人服务。礼仪的阶级性意味着在礼仪行为的处理上,要真切的把握礼仪的具体性:背景环境、类型规范、目的内容等等。

只有处理好具体性,才能在行为上获得最佳效应。

4 操作性

切实有效,实用可行,规则简明,便于操作,是礼仪的一大特征。但并非是所有的礼仪都是如此,宫廷、官衙中的某些礼节十分繁琐,所以很难推广,是特权意识的表现。既要对礼仪的实质作具体化规范,但绝不能无中生有,毕竟,现代人的时间非常珍贵,“效率就是生命”,“扼杀对方的生命”总是不好的,于己也不方便。

总之,要促使礼仪简便易行、容易操作,“言之有物”,“行之有礼”是最佳的选择。

5、理智性

礼仪,实际上是对美、善、真的人性追求为基础,它将处理人性关系的经验加以概况提炼,然后规范化而成为行为活动模式。

它体现着对人性的关怀,它满足人性的饥渴,是做人做事的自觉和理智。

因为它并不能遗传,所以必须通过后天理智的学习才能获得,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日趋合理。

礼仪是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个人知道怎么做是有礼的、规范的,什么是不应该做的,从而才能在实践过程中更自觉更好的约束自己的行为,实质很好地符合礼仪。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每个人的礼仪素质的提高绝非一朝一夕所能奏效,这是个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掌握礼仪知识,在实践中去琢磨,去推敲,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持之以恒,才能养成习惯,是你一言一行、一举手一投足都彬彬有礼,以实际行动推动社交规范化,为社会环境的更加文明尽一己之力。

四、礼仪的原则

礼仪的原则,是指行礼致仪时应遵循的一些基本要求。具体的礼仪规范内容庞杂,又因民族、地域的不同而存在很大的差异。但无论何人、何时、何地,在行礼致仪时都有些需要共同遵循的基本原则。现实生活中,不合乎某地域、某民族风俗习惯的礼仪规范常能为人们所谅解,但如果违反了礼仪的基本原则,则可能会引起对方的强烈不满甚至抗议,导致关系的恶化。因此,礼仪的原则是礼仪研究中的一项重要课题。

1.平等原则

现代礼仪中的平等原则,是指以礼待人,有来有往,既不能盛气凌人,也不能卑躬屈膝。平等原则是现代礼仪的基础,是现代礼仪有别于以往礼仪的最主要原则。

在实践中贯彻平等原则,不仅需要具有平等观念,而且要讲究艺术。

2.互尊原则

古人云:“敬人者,人恒敬之。”只有相互尊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融洽和谐。

互尊是礼仪的重要原则。与人交往无论对方职务高低,身份如何,相貌怎样,才能大小,只要与之打交道,首先就应尊重他人的人格,做到礼遇适当,寒暄热烈,赞美得体,话题投机,让人感到他在你心目中是最受欢迎的和有地位的,从而得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感到与你交往的心情很愉快,这样才能深入沟通,建立感情,达到目的。

3.诚信原则

诚信原则是指遵时守信,“言必信,行必果”。取信于人在人际交往中是非常重要的。

自信也是获取信任、取信于人的方法。一个人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因为曾经有过这样那样的失败或小挫折就以为自己不讨人喜欢了,从而失去自信,放弃了自己。其实,一个人有失败并不奇怪,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关键是要有勇气,跌倒后还能爬起来,还能保持自信,自信自己能努力做到最好。

4.宽容原则

宽容就是心胸宽广。“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能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能原谅别人过失,也是一种美德,被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礼仪素养。

那么,如何在礼仪中体现宽容原则呢?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第一,要做到“入乡随俗”。

第二,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对他人不求全责备。

第三,虚心接受他人对自己的批评意见,即使批评错了,也要认真倾听。

5.自律原则

礼仪宛如一面镜子。对照着它,你可以发现自己的品质是真诚、高尚还是丑陋、粗俗。真正领悟礼仪、运用礼仪,关键还要看你的自律能力。

编辑: 李强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