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16 08:20:25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晚报

滦河之畔 曲韵悠扬

不久前,记者一行来到位于滦州古城的中国评剧艺术馆,立即沉浸于其辉煌、深邃的艺术氛围中;一件件堪称珍品的展陈艺术品,向世人诉说着那段亦宛转悠扬、亦芳华绝代的历史……

中国评剧艺术馆是由滦州市委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文化产业项目,引领滦州市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文化业态支撑。

中国最大最全的单一剧种博物馆

该项目于2018年8月24日,由滦州市委宣传部与宇扬评剧苑(北京宇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费宏宇先生在第六届京津冀文化创意产业推介会上正式签约。中国评剧艺术馆建筑面积8350平方米,展陈面积3500平方米,是迄今为止中国最大最全的单一剧种博物馆。

该项目由宇扬评剧苑创始人费宏宇先生筹资建设。馆内陈列展出其20余年搜集整理的剧本、剧装、戏单、剧照、唱片、录像带、书籍、道具、字画等,评剧界最具影响力的前辈、名伶、艺术家的简介,并收集了来自全国各地,颇具历史价值和研究价值的展品1万余件。在评剧芳华展厅里展出的展品,更可谓件件都是珍品,个个都有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馆内还设有经典留声欣赏区域,展出了由20世纪二十年代胶木唱片至八九十年代盒式带,再到后来的VCD、DVD等百年历史数以万计的音像制品,这些藏品都记录了评剧的经典剧目,是难得一见的艺术档案珍迹。

该项目于2019年8月底完成布展,9月3日接受了第三届唐山市旅发大会的项目观摩,受到各界人士的关注和喜爱。当年12月6日开馆之后,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等全国数十家媒体相继报道中国评剧艺术馆盛况,更让滦州市文化产业受到全国广泛的关注。2020年中国教育电视台拍摄45分钟大型专题片《博物馆之夜之评剧》播出后引起全社会广泛重视和关注。

已逐渐成为滦州文化产业标志

中国评剧艺术馆已逐渐成为滦州文化产业标志。2019年“万人游滦州”期间,该馆面向滦州各镇、街、局等干部群众做好免费参观接待工作,如今累计接待社会各界领导、客商、游客、评剧人等,已达到10万余人次。

该馆还建有评剧主题宾馆、评剧剧场、化妆间、音响室、灯光室、排练厅、会议室等附属设施,为评剧在滦州市的发展做出了相应的贡献。该馆先后组织《评剧名家演唱会》《评剧正青春评剧名家演唱会》《全国评剧票友演唱会》《庆祝建党百年评剧名家名票演唱会》等;协助电视专题片《评剧之根》拍摄;协助出版《评剧创始人金开芳声腔伴奏光盘》《馆存戏画赴西安中国秦腔博物馆展览项目签约》《文化旅游部中国京剧杂志来馆调研活动》《中国民族报来馆调研活动》;创编滦州本土题材的大型原创评剧剧本《滦河母亲》等。

该馆先后荣膺滦州市团委授予“滦州市青少年课外教育实践基地”,滦州市精神文明办授予“滦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传统文化传承实践基地”,滦州市委统战部授予“统战工作联络站”“创新实践基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评剧艺术研究中心”“中国评剧艺术之乡”,唐山师范学院授予“评剧工作坊”,唐山市人大授予“五星级人大代表之家”,滦州市人大授予“人大代表之家”等荣誉。

开馆仪式得到百余位评剧名家的大力支持

评剧,流传于中国北方,是汉族传统戏曲剧种之一,也是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剧种之一,位列中国五大戏曲剧种。曾有观点认为是中国第二大剧种。清末在滦州一带的小曲“对口莲花落”基础上形成,先是在农村流行,后进入唐山,称“唐山落子”。评剧有东路、西路之分,而以东路评剧为主。

评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瑰宝。把评剧艺术传承好并发扬光大,既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赓续和敬畏,更是凝聚民族精神合力的有力举措。然而,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包括评剧在内的中国戏曲曾受到巨大冲击,面临传承的断流。针对这一严峻形势,中央及各地方高度重视,先后出台了“戏曲进校园”等一系列繁荣振兴戏曲文化的扶持政策和具体措施,为弘扬优秀民族文化铺路。

2019年12月6日的开馆仪式,得到了评剧小生张派创始人张德福、沈阳评剧院八大主演之一筱凌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谷文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淑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郑桂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慧琴、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俊玲、梅花奖获得者马惠民、国家一级演员孙路阳、评剧新派亲传弟子郝兴华、评剧前辈赵丽蓉亲传弟子赵如意、评剧小生名家王金章、评剧创始人之一金开芳前辈亲传弟子张晖、评剧创始人金开芳琴师武德全、评剧前辈小玉凤亲传弟子小莲英、东北女小生名家吴春艳、评剧鲜(灵霞)派亲传弟子刘凤华、原本溪市评剧团团长杨连恩、宇扬评剧苑副苑长陈素英等百余位评剧名家的大力支持。

中国评剧艺术馆馆长费宏宇先生,一直致力于传承评剧艺术,先后被授予滦州市人大常委、唐山市政协委员、滦州市委宣传部特聘专家、滦州市工商联副主席、唐山师范学院特聘专家等。

记者 文进 通讯员 雅利、冬梅、董超、鑫瑶

照片均由 金明旺 提供

编辑: 孟君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