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4-26 16:23:4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直击唐山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房!三位一线医护人员的战“疫”实录

3月18日,唐山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原唐山市传染病医院)再次收治新冠确诊病人。从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一直是这场抗疫战争的主战场。近期连续2轮疫情发生后,东院区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全市人民的心,患者在病房里治疗情况怎么样?我们的医护人员工作情况怎么样?近日,我们通过视频及电话了解了这一群与病毒近距离搏斗的白衣战士们——

东院区三病区护士长王亚萍:为了一家4口的团聚

4月23日早晨,通勤车又满载着医务人员从隔离酒店闭环至东院区隔离病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在车上,透过玻璃窗,东院区三病区的护士长王亚萍有点羡慕地看着窗外解封后的街道。有爸爸妈妈带孩子出门的,有儿女陪伴老人去买菜的,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笑容。在王亚萍的心里,欣慰的背后也有自己的心酸。这次疫情发生后,她已经离家快40天了,家里脑梗行动不便的公公留给爱人独自照顾,7岁的孩子渴望妈妈的陪伴可是无可奈何。尤其是一想起孩子那天送自己出门时默默流眼泪的场景,她就忍不住落泪。

这天,王亚萍一直惦记着病区里刚刚入院的一个28个月的小病号。这次被感染的是一家5口,因为床位紧张,奶奶带着28个月的小孙女住到三病区。爸爸妈妈和一个大孩子住到了楼下病区。身为母亲的王亚萍知道,幼小的孩子在生病时离不开妈妈,妈妈也时刻惦记着孩子。可是此刻两个病区都已满员,她忙完手头的活以后,楼上楼下跑了4、5趟,才成功说服一个患者和小女孩对调了一下床位,让孩子回到父母和哥哥身边,一家4口得以团聚,此刻忧心忡忡的父母亲感动得连声道谢。这次住院患者,儿童比例不少,护理上存在很大难度。小朋友不仅需要治疗,更多的是陪伴。为缓解他们的恐惧与孤独,王亚萍他们一边做着医护人员该做的治疗,一边还充当起妈妈的角色。通过几天的相处,他们从开始的沉默寡言,到现在与医护人员开心地互动。

她还清晰地记得一个名叫丫丫(化名)的10岁女孩,一开始每次看到护士手上的采样工具,都很紧张。尽管大家安慰鼓励她,丫丫还是拒绝采样。

见此情形,王亚萍走上前去,耐心地鼓励丫丫做3次深呼吸,放松下来,经过她的耐心引导,孩子终于配合完成了核酸采样。

丫丫临出院时,为喜欢的大白阿姨们画了一张美丽的天使

“谢谢阿姨,明天我还要阿姨给我采样,核酸检测我不怕了。”丫丫笑着对王亚萍和护士说。出院时,小姑娘还特意给喜欢的护士阿姨们画了一幅画留作纪念。

在这里,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是妈妈、是爸爸、是儿子、是女儿。他们说,自己不是英雄,这只是他们的工作。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有的是一个个平凡人,在逆境中站出来,挡在其他人面前。

对于王亚萍他们来说,连日的操劳,对于东院区的医务人员早已没有了早晨几点上班的概念。因为自从3月18日以来,连续两轮的疫情反复,让她及她带领的14名护士,经过重组编班,大多数人甚至没有来得及完成隔离休整和换防的过程,她们已经日夜坚守超过了1个月的时间。在隔离病房里,她们工作每4个小时一换班。但是包括穿脱隔离衣、交接班、加班,交通出勤,每个人平均用在一个班上的时间大约7-8小时。一个多月以来,她们克服了常人难以克服的困难,背负着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每一个白天、每一个夜晚,每一个班次,她们用坚忍不拔的毅力把时间分隔开又串联起来,在病房里,她们迎来了一个个焦虑不安甚至情绪失控的病人,通过她们的治疗护理和精心照护,又把一个个转阴康复的病人平安送出病房,她们把职业操守和无私大爱深深刻画在了岗位上。

专职感控督导员窦秀云:“哪里需要哪里搬”的大姐

作为抗击疫情的最前沿,这里的工作在外人眼里既神秘又危险。医务人员离病人到底有多近?会不会被感染?感控督导员这个职业能够发挥专业最大限度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唐山市工人医院专职感控督导员窦秀云今年47岁,是院感防控专业上的一名老兵。感控督导员的工作是,经过相关培训后参与医院、科室感染防控的监督与管理工作,能发现并纠正科室感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医疗活动中个人防护、操作等存在的感染隐患,指导处理职业暴露风险,推进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医务人员。2020年疫情发生以来,感控督导员的作用凸显重要。

专职感控督导员窦秀云在工作中

两年以来,窦秀云先后多次进入到传染病院区、西院区、方舱医院专职负责院感防控。她的足迹遍布了病毒充斥的危险阵地,她说,我的工作就是严抓感控,哪里需要就去哪里,我的职责就是保护大家的安全,保护集体的安全。

在3月18日晚,接到定点医院需要收治新冠病人的通知后,窦秀云以院感梯队第一人的身份深夜进入病区。她是总队长,随着患者增多,病区增多,她带出数批新队长。在完成自己梯队任务的同时,还要监督、沟通、解决各个梯队的问题,达到了全院院感防控无死角。培训、指导感控督导员进行全院各区域环境核酸采样。她废寝忘食,白天晚上连轴转,连续工作20多个小时。高强度工作,累到不能自已时,她一个人悄悄躲到无人的角落偷偷抹眼泪,然后又迅速整理自己的情绪,继续工作。

认真做好防护服穿脱培训

3月26日下午,她正在隔离病区忙碌着,突然接到电话,由于开设新院区,抽调她去支援西院区院感防控工作。进入西院区后,立即穿上防护服,马上进入工作状态,深入隔离病房,捋顺工作流程,协调各种工作。 27日下午,12点才刚刚下班的窦秀云又接到通知需要随患者转移至方舱医院。当天下午又第一时间进入方舱隔离病房,工作到深夜……作为院感组的成员的她深入方舱,无处不在地陪伴在冲锋在前的医护人员身边。专业细心地指导医护人员如何做好安全防护,正确完成手卫生。从进病房的环境采样,到医疗垃圾的消杀指导,为抗疫一线的医护人员们筑起了坚实的防护壁垒。

3月30日因工作需要她又调回到第七医院,继续院感督导工作,加强巡视,检查,环境采样,查找不足,加强清洁区域内消毒,及消杀人员的培训,随着病人的减少,于4月8日下梯队,进行休整。

4月19日因疫情反扑,她又第一时间回归队伍,继续与疫情抗争。

80后胸外科医生董洪超:做自己的超级英雄

每个人心里都有梦想,唐山市工人医院80后胸外科医生董洪超孩提时代曾经想变成孙悟空去拯救世界。现如今,发生在家乡的新冠疫情让年轻的医生唤醒了曾经超级英雄的梦想。他发挥医务工作者的专业特长,把曾经的梦想倾注到抗疫实践中。

3月26日17时,胸外科医生董洪超主动报名支援东院区,随14名医生组成第三批梯队,前往一线定点医院救治患者。随着当晚收治大批的病人,他也开始了艰难的工作。在污染区,他们通过病区平面图了解医院和病区里面的布局后,凌晨3点进入污染的隔离病房。当晚共收治21位病人,紧张的工作让他忘记了时间,漫长的夜,各式各样的病人,让他体会人情的冷暖,亲情的伟大。

第二次任务时,他随三个批次的医护人员混编,前往另一个定点隔离医院进一步救治感染患者。在这里,医生采用新的值班方式,每人8小时值班制,相对清洁区4小时(以污染病区为界称为外面),污染区4小时(以污染病区为界称为里面)。其中里面的4个小时是最难熬的,进去之前2-3个小时不敢喝水,最多是少喝一点水润润喉。进入污染区后,医院要求内穿衣物后外穿过渡服,再穿好不透气的防护服,加上N95口罩、面屏的束缚感,压的自己无法呼吸,总是有缺氧的感觉。困意袭来时,防护服外面是污染的,尽量避免去触碰,多数是双手攥拳,或是原地踏步提醒自己清醒些,累了没有地方休息,最多是小心翼翼地坐在没有锐利边角的物体上或靠在固定物上歇会,主要是避免把防护服划破。责任促使他们万分小心,避免感染是保护自己更是保护队友。

在这里,令大家疲劳的不仅仅是值班的程式化和时间化的固定,更是对医护人员心理,生理甚至体能上的考验。接班要提前40分钟从驻地出发前往医院,也就是意味着至少接班前一个小时就得开始准备了。凌晨4点接班,需要2点50分起床,洗漱,步行15分钟前往摆渡车站点等车,才能正常在3点20分和大家一起出发。下班时,要几乎等到下班的时间推后半个小时以上才能发车回到驻地休息。凌晨四点下班,要等大家一起下班的同事凑齐,至少得四点半以后才能出发,回到驻地基本上就快五点了,洗澡收拾好天已经亮了。清晨7点,手机中工作群里汇报病情的,交班的,通知早饭的,做核酸的。一天值班下来,除做了每天的必修的功课,等他再次醒来基本上就14点了。每值一次夜班几乎三天才能调整过来,但依然痛并快乐着。超级英雄的第一次任务就这样结束了,透过董洪超医生的文字,看似轻松诙谐的语气背后是新奇,是紧张,是勇敢,是任务,是专业,是情感的表达。他说,我要为所有无悔付出的医务工作者点赞,每个人都是这座城市的超级英雄,工医人为保卫这座涅槃重生城市付出着。但愿疫情早早过去,回归我们正常的生活!唐山,加油!(张敬文)

编辑: 侯磊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