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白硕
疫情突袭,有这样一个群体高频出现,他们就是“90后”“00后”。19年前,2003年的非典时期,他们还是被重点守护的少年儿童或是婴幼儿。如今,他们脱掉稚嫩扛起大旗,用年轻的肩膀扛起社会责任,已然成为抗疫一线的主力军,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了强大的青春力量。
(一)
在万达小区抗击疫情志愿者队伍中,一位“00后”志愿者的身影,他的名字叫安志杰。出生于2003年的他,是丰南一中的一名高三学生,疫情发生后,他第一时间联系社区参与志愿服务。
“奶奶,您先别急,把口罩戴好,马上就到您了……”“大家不要拥挤,注意1米间距,准备好电子健康卡……”他的主要工作是维持好核酸采样现场的秩序。疫情防控虽然辛苦,但是在工作间隙,他还帮助社区居民送菜,“我是小伙子,有力气,作为青年我要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希望疫情快点结束,生活早日回归正常”。
(二)
“3月19日,一场大雪点缀了整个城市,突发的疫情也让唐山按下了‘暂停键’。我作为一名年轻党员,更是纪检监察铁军中的一员,在管控第二天义无反顾地向所在的社区报到,申请参与到社区抗疫工作之中,就地转岗成为一名疫情防控志愿者……”这段文字来自市纪委监委年轻党员干部“90后”杨鸣飞的疫情日记。
在志愿服务期间,出现了一件意外“事件”,由于穿着防护服外加人群嘈杂,无暇顾及手机,有次核酸检测结束,他脱下防护服时发现手机显示有妻子打来的7个未接电话,那一刻“热汗”瞬间变成了“冷汗”。因为妻子初有身孕,之前已经诊断为先兆性流产,此次又出现了流血情况,好在多方协助下,妻子顺利就医,情况得以稳定。
(三)
刚满18周岁的刘佳龙、王宏亮,是一家烧烤店的打工者。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他们决定成为志愿者,为军安里社区封控居民提供生活物资配送服务。封闭管理的单元分布在5个楼区,物资配送需要送到每个单元,这要耗费巨大的人力,这两名志愿者承担起这份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穿梭在5个楼区,送水、送菜、买药、帮忙倒垃圾……“我们在这里坚守,期待疫情散去的一天早日到来!”这份坚守也成为他们成年礼上的誓词。
(四)
“90后”宋士喜,是韩城镇宋禾麻庄三村年轻的村党支部书记。疫情之初,接到上级通知迅速排查去过盛华、君瑞水产的人群,严格落实居家监测。考虑到宋三村有大批人群在君瑞水产工作,宋士喜连夜带领疫情防控志愿者们,赶到27家监测户,悉心安排,耐心叮嘱,第一时间将传播风险控制到最小,为村民们筑起一道守护生命的安全屏障。
在战“疫”中冲在前面的“90后”“00后”还有很多——
夏文彬,退役军人,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积极联系所在社区党组织,主动请缨参加志愿者一线工作,“我是一名退伍军人,‘为人民服务’这五个字我一直铭记在心”。
王梦然,路南法院的一名书记员,疫情发生后第一时间投入抗击疫情的工作中,带头到文北社区卡点值勤,做整个小区居民健康安全的“守门人”。
还有左岸景林社区党支部书记郭小康、天津工业大学研一学生陈佳琦、刚刚年满16周岁的高一学生洪烨、参加工作不久的刘禹琦、丽景琴园社区工作者李岩岩、91年出生的王建宽……他们用“青春的力量”在抗疫一线书写着奉献。
这场战“疫”中,千千万万个“90后”“00后”奋战在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责任、担当和使命。他们连接着这座城、润滑着这座城、温暖着这座城,使得唐山今春绽放出的花朵格外绚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