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5-10 06:51:27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裴斐:用坚守告慰去世父亲

□ 记者 媛媛

2022年5月2日,对于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医生裴斐来说,永远无法忘记。这天,他慈祥的父亲因病情恶化突然离世;而此时,身为科室骨干力量的裴斐,正在作为“援兵”在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救治别人的亲人。

“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但疫情出现总是要有人站出来的,作为医生,我更是责无旁贷。”昨天,接受记者采访时,尽管难掩悲伤,但裴斐坚定地表示,将会用医者的坚守告慰离世的父亲。

主动请缨,得到全家人支持

5月9日,立夏已过,阳光照耀在人们的身上,温暖甚至有些灼热,但却未能驱散裴斐失去亲人的悲痛。这天,夜班过后的裴斐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驻地休息,没有了病房内的忙碌,突然闲下来的他思绪万千,父亲的身影一次又一次浮现在眼前。这是他进驻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的第16天,失去父亲的第8天。

今年41岁的裴斐,2009年大学毕业后来到开滦总医院神经外科工作。从医13年来,他默默无闻,无怨无悔,业务精湛,干劲十足,多次获得市级科技进步奖,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已成为科室的中坚力量,赢得了同事和患者的认可好评。

3月19日我市疫情发生以来,作为科室骨干的裴斐第一时间向科主任递交了值班申请,在工作岗位上整整坚守了21天。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的是家人无条件的理解与支持。裴斐的爱人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两人很少有时间陪伴家人。父亲年迈多病,一直在ICU住院治疗,家中10岁的女儿只能让奶奶帮忙照看。

神经外科的患者普遍发病突然,且病情危重。为了不放过患者的任何一个异常情况,裴斐每日穿梭于各病室之间,认真仔细查看患者情况,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进展,制定治疗方案。其间,他成功完成大抢救5次,用高超的技术、高度的责任感、无私的担当和艰辛的付出换来了患者的平安康复。

4月22日,裴斐刚刚从医院解除封控管理,24日下午便和医院同事一起赶赴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参与支援救治任务。这次,他又是主动请缨,义无反顾地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裴斐时常告诉自己,选择了医生这个职业,就注定了一生的平凡与奉献,只要病人平安,再苦再累都值得。

临行前,裴斐最惦记的就是病榻上的父亲。监护室内,裴斐把前去支援的决定告诉了父亲,父亲握着他的手,冲他一直点着头。他的这个决定,得到了全家人一致的同意和支持,为他坚持抗疫增添了无穷动力。与此同时,他也在心中默默祈祷:“一定要尽快打赢这场战‘疫’,等到战‘疫’结束后,第一时间去看望父亲。”

战“疫”一线,忽闻父亲去世噩耗

据开滦总医院驻市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领队苗伟介绍,他们是4月24日下午进入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的。进入医院后,立即成建制接管了医院的一个病区,并迅速组织开展救治患者的工作。身经百战的他们,不断完善、总结救治方案,探索如何在安全治愈患者的同时保护好自己。终于,在开滦总医院领导的全力支持、指导和完善的后勤保障下,经过半个月不懈奋斗,裴斐和同事们已成功治愈患者60余例。

在此期间,救治任务紧张而忙碌,可每每看到患者中有年纪大的老人时,裴斐也会想起自己在监护室的父亲。“家人知道我们忙,不轻易主动给我打电话,都是我抽空和他们联系询问家中情况,特别是父亲的身体状况。”裴斐原本想等战“疫”胜利后赶紧回到父母身边尽孝,可是5月2日,他却接到了父亲离世的噩耗。

这天早上,裴斐和往常一样,在唐山市工人医院东院区紧张有序地忙碌着。突然,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响起……裴斐瞅了一眼手机屏幕,心里猛地一紧,是姐姐!一种不祥的预感笼罩心头。电话里断断续续地传来姐姐哽咽而无助的声音,“裴斐,你快回来吧……爸没了!”

刹那间,裴斐感到天旋地转!两行悲恸的眼泪夺眶而出,一下子跌坐在地上,强烈的悲伤和内疚充满心头,不由得捂住胸口,眼泪蒙住了充满血丝的双眸。过了好久,裴斐才从混沌中醒过神儿来。身边的同事感觉异样,慌忙跑过来询问。他这才喃喃自语道:“父亲身体一直不好,在我来之前已经转到重症监护室,但是我以为这次会像以前一样能恢复过来,可我没想到,临行一别,竟是永远!父亲临终时,自己都没能再和老人家说上一句话!没能再喊上一声‘爸’啊!”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对于老人的突然离世,裴斐心里感到非常愧疚。

擦干泪水,用坚守继续前行

尽管裴斐早有心理准备,但面对父亲的突然去世,还是有些难以接受。对父亲的哀思,让他无法入眠。开滦总医院的领导纷纷致电安慰他,领队苗伟让他休息几天,也被裴斐婉言谢绝了。裴斐知道,当前的疫情形势依然严峻,还有住院的患者在等待救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强忍悲痛,擦干泪水,继续投入到战“疫”中去。

裴斐所在的病区是轮班制,每人每班工作8小时。除了在病房查看患者情况,了解病情外,裴斐还要整理病例,分析研判,制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工作排得满满当当。对裴斐来说,每天工作的8小时是忘记悲伤的8小时。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再过几天裴斐就要迎来自己42岁的生日,而那一天正是“5·12”国际护士节。医生和护士,同为医务工作者,也许在出生之时,裴斐就注定与从医结下了不解之缘。通过多年工作,也让裴斐越发感受到作为一名医者的使命与担当。“没能见父亲最后一面是我一辈子的遗憾,但我不后悔去定点救治医院的决定,既然从事了这个职业,就有一种使命感,疫情出现总是要有人站出来的,作为医生,我更是责无旁贷。看到病区患者人数逐渐减少,我知道,这正是我们战斗在这里的全部意义。”

触目所及,窗外繁花似锦。“总共算下来,我快2个月没回过家了,我不是一个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对于家人,裴斐心感愧疚。但是他已把深深愧疚和深切思念化作了前行的力量,“我只是全市成千上万名投身抗疫的一分子,我将以出色的工作圆满完成抗疫任务,用医者的坚守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编辑: 许云姣
热点
  • 一周
  • 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