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群众“急难愁盼” 推进“智慧政务”升级
我市窗口服务“质效双升”暖民心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赵珺 通讯员 刘宜文)今年3月以来,市直机关工委在全市窗口单位深入开展“服务提质效、窗口展形象”专项行动,扎实开展“四比四看”(比“三情”,看服务态度;比“三致”,看服务质量;比“三办”,看服务效率;比“三优”,看服务环境)活动,窗口单位服务质效进一步提升,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群众到窗口办事更省心、更顺心。
服务效能显著提升。窗口单位梳理“容缺受理”清单、简化审批环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材料压减40%以上,群众对按时办结的满意度达100%。全市19个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综合窗口”全覆盖,线上办理率提升至100%,累计减少群众线下跑腿7.2万人次。今年4月,市中医医院迁建项目燃气接入工程仅用2个工作日就取得占用挖掘城市道路相关审批手续。各窗口设立“咨询导办台”“帮办代办岗”,对群众咨询事项“当场解答率”提升至99%,需后续跟进的事项“1个工作日内反馈率”达到90%以上。市行政审批局牵头推出建设项目涉水审批“一件事”、食品生产许可延续变更“打包办”等8个“一件事”,合计压缩时间220个工作日、压减环节118个、减少跑动次数33次,较改革前分别减少了66.87%、77.63%、82.50%。
窗口形象全面焕新。“微笑服务”“主动服务”成为常态,窗口工作人员主动问候、耐心解答、双手递接材料等规范服务覆盖率达100%,玩手机、脱岗、闲聊等现象基本杜绝,群众感受从“冷漠”到“暖心”,对“窗口环境整洁、人员在岗规范”的评价满意度达99%。部分单位结合实际配备轮椅、老花镜、母婴室等便民设施,为老年人、残疾人等提供“优先办理”服务,多次收到群众锦旗、感谢信等。
长效机制初步建立。建立数据共享工作机制,严格落实《唐山市关于实施“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的工作方案》,市政务服务中心梳理完成“三化一清单”,形成市本级政务服务事项清单721项,实现“清单之外无审批”。建立服务群众协调工作机制,印发《唐山市政务服务中心“这儿好办”协调服务工作机制》,分领域设立4个协调帮办小组,积极开展帮办代办“找上门”活动900余次,以暖心帮扶、现场协调、办事兜底来实现办事群众“最多跑一次”。建立“培训+激励”工作机制,着眼提升“能服务、会服务”技能,政务服务窗口单位累计开展“业务技能+服务礼仪”培训29场,覆盖窗口工作人员1000余人次,打造“服务明星窗口”20个、“服务标兵”32名。
从“窗口办事”到“服务暖心”,5个月的专项行动让我市政务服务有了看得见的进步。下一步,全市窗口单位将继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推进“智慧政务”升级,让“高效、暖心、规范”成为唐山窗口服务的常态,让每一位市民和企业都能在办事中感受到城市的温度与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