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08:27:22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

黄志山

钢铁产业是不是夕阳产业?在我市,那些曾经的“铁疙瘩”从“论吨销售”已变成“按性能定价”:一根根耐候角钢支撑起西北电塔,一卷卷电工钢驱动着全球电动汽车,一片片镀锡板正以高端化、差异化闯入国际市场……传统的钢铁产业通过技术创新,“铁疙瘩”正在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金娃娃”。

这些企业的探索与实践证明,一个产业若固守陈旧技术、依赖传统路径、忽视市场需求,即便曾经站在塔尖上,也难免被时代淘汰。反之,若能以创新为引擎,以市场为导向,即使是最传统的产业,也能拥抱新的春天。

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产品。产品的落后,本质上是技术、理念与模式的落后。产业的转型升级,其核心不是简单的“转产”而是“转心”——从“规模崇拜”到“价值崇拜”,让传统产业突破“微笑曲线”底部,向价值链两端延伸;从“资源消耗”到“资源循环”,让环保不再只是成本,而成为“第三利润源泉”;从“订单导向”到“场景导向”,场景越尖端,利润越丰厚,产业越“青春”。

没有传统的企业,只有传统的思维。传统产业的出路不只有“腾笼换鸟”,更有“凤凰涅槃”式的重生。放眼全国,这样的故事正在“老产业”里遍地开花:山东菏泽把棉花做成细菌纤维医用敷料,每吨售价180万元;江苏丹阳把玻璃做成超薄可折叠显示屏,0.03毫米厚却可弯折40万次……它们共同验证了一个朴素道理:产业没有“高低贵贱”,只有“产品新旧”。所谓“落后”,不是行业符号,而是创新停顿那一刻的时间戳。

没有注定衰落的产业,只有不愿进取的思维。对于传统产业,我们要以创新的勇气与智慧,将更多的“铁疙瘩”变成“金娃娃”。这不仅是对资源的珍惜,也是对几代产业工人积累的技艺与经验的尊重,更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