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9-22 16:56:08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生活丨先苦后乐

4.jpg

中午刷碗的时候,偶然看到这两个农民工兄弟大中午的还在搬水泥袋。那个古老的命题再次浮上心头:如果我年少时不曾努力学习,是否也正在中午的太阳下面搬水泥?搬水泥不是丢人的事情,如果没有人搬运水泥,城市里的高楼大厦怎能盖起来?任何凭借诚实劳动获得生存所需物品的行为都是值得我们尊敬的,在理论上,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但在实际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是俗人,都免不了庸俗地将世间的工作种类分出高低贵贱来。这个谁都无法否认,而且社会学家每年都会进行职业声望调查。

人是生而追求快乐的,不是生而追求痛苦的。但快乐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往往以吃苦为前提。俗语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我们可以不做人上人,我们只愿自己的生活多一些快乐与幸福,这总可以吧。

我们得承认,这两个在大中午搬水泥的农民工兄弟不会很快乐,因为很多人在午休,而他们却要工作,而且是干着又脏又累的活儿。但是,他们忍受着眼前搬水泥的苦,是为了拿到工钱,用工钱去买得生产生活的必需品,并最终买到快乐。

当然,做自己最喜欢做的事而能挣钱谋生,那是最令人羡慕的了。退而求其次,做自己不喜欢、不很喜欢的事而养家糊口,也许这才是多数人所必须面对的现实。那么,也就是吃苦而后获得快乐,才是多数人的常态。

在午后的太阳下搬水泥,与坐在干净的办公室里处理些杂事,坦率说,还是后者更安乐一些。《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若能继续在村小学里教书,他也断不会去黄原县城搬石头的,还是那句话,虽然苦难能磨炼人,但人不是生而追求苦难的。那么,你安知那些坐在办公室里喝着茶水处理杂事的人没有受过苦呢?也许,当搬水泥的农民工晚上看着电视度过快乐时光时,坐在办公室里的人当年正在灯下与恼人的XYZ、ABC死磕呢。

因为老家的房子正对着村小学,所以我经常看到小学白墙上粉刷的十二个大红字:学习创造未来,知识改变命运。这十二个字,实在是契合我的人生轨迹。从小学考到大学,真的是十年寒窗苦,而后进入城市工作,也算是一度风光无限。

现在的孩子们缺少目标,缺少动力,也许是因为我们给他们的太多了。他们觉得生活中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切都得来全不费功夫,于是不愿再去付出努力。这是我们家庭教育方式出了问题。为了孩子能得到更长久的幸福,我们,在他们小时候,年少时,除了常规的爱,还应该对他们吝啬一些,再吝啬一些,“刻薄”一些,再“刻薄”一些,这才是为他们“计长远”,而不是坑害他们。

       可是,我不敢懈怠。忧劳兴国,逸豫亡身。努力工作仍是目前人生的主要内容,工作之余,才可以追求一点闲情逸致。同样,努力学习则是孩子们目前人生的主要内容,勤苦之余,放松一下才无可厚非。勤奋一日,可得一夜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圆满。诚哉斯言!(殷天乐)

编辑: 杨胜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