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田县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全力建设科创商贸名城
□师源 王娟 叶剑宇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路网四通八达,城市颜值不断提升;从“衣食住行”到精神文化生活,件件实事托起百姓幸福;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特色产业聚势而起,向上生长动力强劲……近年来,玉田县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基础及资源禀赋优势,不断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推动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全力建设“科创商贸名城、京东魅力玉田”。
优环境、优设施、优出行
提升城市宜居度
9月17日,在玉田县南环路南侧的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现场,工人们正在进行管网铺设、设备安装等作业。
随着城镇化步伐加快,该县原有日处理4万吨的城区污水处理厂几乎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为此,该县实施了城区污水处理厂扩建项目,建设预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污泥处理等核心设施,同时对进水管道和污泥处理系统全面升级。
“目前,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生化池、臭氧溶解池等主体工程,预计明年3月竣工投用。”项目施工负责人李红卫介绍,该项目建成后,可有效缓解城区污水处理压力,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处理后的水资源还能进行工业再利用,助力绿色低碳发展。
“我们坚持把补短板、惠民生、促发展作为城市有机更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基础设施、道路工程、绿地公园等项目建设,通过优环境、优设施、优出行,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居住生活条件。”玉田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园林规划建设中心主任于建军说。
坚持“无体检不更新”原则,玉田县聘请专业团队开展城市自体检,结合百余项评估指标精准识别发展短板,以“体检结果”为依据更新项目库,建立“体检—更新—项目—评估”的闭环管理机制,为城市更新找准方向和重点。今年,该县已实施城市更新项目12项。
近日拍摄的玉田县城区育才公园。 李洋 摄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为主线,玉田县把完善城市功能作为着力点,进一步推动城市基础设施提档升级,谋划新兴街、田岭街、徐屯及南关周边道路改造提升项目,加快启动S316、S212城区段改道、“一线穿”公路连接等工程,推动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持续提升城区发展韧性。
“这里绿树成荫,座椅、健身器材、景观小品一应俱全。”9月17日,在玉田县繁荣北路悦诚燕南小区附近的口袋公园内,盛兴新天地小区居民丁文军高兴地说,“步行5分钟到公园,环境美、设施全,我每天都来遛弯儿。”
“我们按照‘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目标,充分利用闲置地、废弃地、公共建筑周边空间,通过景观重构、功能植入、文化点缀等方式,因地制宜建设口袋公园,让‘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美好愿景变为生活实景。”于建军说。
为打造舒适宜居的现代化城区,玉田县积极推进东关、南关、徐屯、金属公司等区域的回迁房建设;开展绿地系统规划编制,计划年内城区绿化率逾41.5%、人均公园面积逾9.4平方米;统筹服务功能、综合管理、发展动能三大支撑,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为百姓幸福加码
9月17日,玉田县文化馆舞蹈教室里,红色记忆舞蹈队正排练舞蹈《开门红》。
“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我们以群众公益艺术课堂为依托,开设舞蹈、合唱、古筝、评剧等10类课程,常年开展义务指导和培训。”玉田县文化馆馆长胡金锋介绍。
9月17日,玉田县文化馆工作人员(右二)向参观者介绍玉田泥塑作品。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摄
“我退休后喜欢上跳舞。正愁没场地时,文化馆给我们提供了排练室,还有专业舞蹈老师进行指导。大家很高兴,过两天我们还要去市里参加比赛呢!”72岁的刘玉琴说。
文化惠民点亮生活底色。近年来,玉田县依托文化馆,在县域范围内建立上下联通、服务优质、全面覆盖的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县域群众文化艺术资源有效整合、统筹利用和共建共享,让群众生活“乐”起来。
“在建设县乡村三级文化服务中心的同时,我们还引入社会力量,创建了21个文化分馆,进一步拓展公共文化空间。”胡金锋说,文化馆目前已组建文化志愿团队23个,年服务群众30余万人次。
瞄准发展有温度、幸福有质感这一目标,玉田县强化民生保障,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家里安装了防摔扶手,小院儿铺设了平整的水泥地面,住起来安全多了。”提起适老化改造,玉田县唐自头镇杨元帅营村82岁村民韩宝财赞不绝口。
今年,玉田县以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为目标,聚焦安全、健康核心需求,针对老年人易跌倒受伤的区域,推出“一户一策、一户一档、一户一需”的个性化适老化改造服务,全面优化居家养老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谋划实施县一中多功能教学楼、二中学体艺中心新建项目;加快推进县妇幼保健院整体迁建工程,健全城乡基层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推行托幼一体化服务,确保有条件的幼儿园开设托班覆盖率逾80%……玉田县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以一件件民生实事为百姓幸福加码。
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
持续释放发展潜力
9月17日,在玉田智能装备制造(印机)产业综合体(以下简称“综合体”),摩盛智能设备(唐山)有限公司正加紧为山东、云南等地的客户生产钉箱机等设备。
“作为高端印后包装设备生产企业,我们专注于研发生产钉箱机、打包机等产品。去年7月,我们从东莞迁入综合体,车间面积较之前扩大30%,产能提升10%。现在看,真是来对了。”摩盛智能技术总监何家宝介绍,综合体吸引了焊接、机加工等印机产业链相关企业入驻,大大缩短了企业的生产研发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
9月17日,在玉田智能装备制造(印机)产业综合体生产车间内,工作人员正在安装设备。河北日报记者 师源 摄
2023年初,玉田县围绕持续赋能智能印机产业,投资20亿元建设集研发、生产、服务、展示展览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体项目,打造印机生产企业、配套企业集中承载地和先进科技成果集中转化地。
“项目一期总建筑面积约30万平方米,主要建设22栋标准化厂房及综合办公区、会展中心等。目前,项目主体工程已完工,厂房陆续投入使用,正在进行研发车间、产品展示大厅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玉田县经济开发区招商局副局长刘杰介绍,综合体现已吸引13家企业入驻。
特色优势产业是地区经济发展的硬支撑。玉田县印机产业是全国印机六大产业基地之一,已形成印前、印中、印后完整产业链,产品有18个系列120多个品种。
如何推动印机产业提质增效?今年,该县实施了特色产业提升计划,发挥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提升产业附加值和核心竞争力,筹备举办特色产业展会,扩大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打造更多行业领军企业。通过打造原料集采共享、关键设备共享、生产工序共享、产品设计共享、技术创新共享、物流贸易共享六大场景,实现集群企业协同发展。
传统产业发新芽,新兴产业结硕果。9月17日,位于唐自头镇燕山口村的500兆瓦光伏平价上网项目现场,工人正在进行光伏组件点位确定及部分光伏组件安装作业。“项目投资20亿元,预计2027年6月完工。建成后,预计年均发电6.7亿千瓦时。”项目经理杨占山介绍。
全力抢占发展新赛道,玉田县全力实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围绕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基础,着力打造支撑产业和骨干企业,加速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条现代化,持续释放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