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新闻网消息 (杨芳)近日,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联合开滦总医院儿科,共同开展了一场以“绘画疗愈”为主题的心理关怀活动,旨在缓解患儿在医疗过程中的焦虑与恐惧情绪,提升儿科医疗服务的温度与质量,共同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轻松的治疗环境。
活动以“绘画”为媒介,聚焦儿童情绪表达与心理疏导,通过“情绪表达+绘画引导+作品分享”三段式疗愈流程,帮助孩子在输液、检查等医疗操作前后完成一幅画作。在绘画前,不少孩子因紧张、害怕出现哭闹、抗拒等负性情绪;而在绘画过程中,孩子们逐渐沉浸于色彩与想象的世界,情绪明显缓解。这种转变不仅缓解了患儿的焦虑情绪,也显著改善了医疗体验。
活动现场,孩子们在老师和护士以及本科生志愿者的陪伴下,拿起画笔,在白纸上自由描绘心中的世界。有的画出蓝天白云下的家,有的描绘可爱的小动物,还有的用斑斓的色彩表达内心的情绪变化。护理与康复学院杨芳老师表示:“绘画是一种非语言的沟通方式,能够帮助孩子表达难以言说的恐惧与不安。我们将艺术疗愈与临床护理相结合,让医疗过程不再是冰冷的体验,而是充满温度的情感陪伴。”
罗倩护士长注意到,很多孩子在画完之后,情绪明显好转,甚至主动伸出手臂配合输液。这说明绘画不仅分散了他们的注意力,更唤起了他们内在的积极力量。科室护士们在活动前接受了简单的绘画疗愈培训,学习如何通过画面解读孩子的情绪状态,并提供及时的心理支持。
志愿者黄云飞同学在陪伴孩子绘画的过程中,深刻体会到共情在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这次经历让我对‘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有了更真切的理解。”一位患儿的母亲表示:“以前孩子一来医院就哭,今天居然安安静静地画完画,还主动配合护士输液,变化太大了。”
护理与康复学院依托“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和“河北省科普示范基地”平台资源,持续深化“高校-医院-社区”协同机制,通过开展医护人员心理疏导技能培训、儿童心理健康讲座、医校联合艺术疗愈工作坊等多形式活动,切实提升了临床护理中的人文关怀水平,营造了“重治疗更重关怀”的医疗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