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18 08:21:2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路南区刘唐保西街村:抢收抢种忙 丰收保障足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王蓉辉 通讯员 王蔚)金秋十月,正是秋收秋种的大忙时节。路南区坚持“抢”字当头,提前谋划,精心准备,全力确保秋粮应收尽收、颗粒归仓和冬小麦种足种满、种在适播期。

10月16日,记者来到稻地镇刘唐保西街村,田野里一派繁忙景象,金黄的玉米秆整齐排列,大型收割机轰鸣作响,村民们站在地头望着颗粒归仓的丰收场景,脸上洋溢着喜悦。

秋收秋种,贵在及时。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国利站在田埂上说:“我们准备了充足的农机,收完玉米立即抢种小麦,预计10月20日前全部完成播种。”话语间,一台收割机驶过,金灿灿的玉米粒倾泻而出,直接装入运输车。

刘国利介绍,村里现有耕地1600亩,今年种植玉米850亩,调配了3台大型收割机运转,效率较往年大幅提升。“今年玉米长势喜人,亩产预计能达1200到1300斤,比去年又增产了!”刘国利掰着手指头算收成,脸上露出舒心的笑容。

据介绍,针对秋粮收获后的晾晒难题,村里已专门规划了集中晾晒场地,配备了通风防潮设施,确保收获的粮食能及时干燥储存,最大程度减少损耗。

谈及增产秘诀,刘国利告诉记者,今年全村农田水利设施全面升级,850亩玉米地实现滴灌全覆盖。“以前靠人工漫灌,费水又费工;现在打开阀门就能精准灌溉,真是既节水又省工。”他补充道,政府还投资推进16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打井、办电、修路同步推进,今年就能全部竣工,确保老百姓种地有保障。

丰收的背后,是扎实的技术支撑。村里不仅配备有农业技术员,党支部还主动靠前,为农户提供优质种子、化肥和技术指导。

种粮大户刘久远捧着一穗颗粒饱满的玉米,站在自家地块旁满脸笑意。他感慨,如今种地条件今非昔比,过去全村人一起管地,施肥靠肩挑手撒、收秋靠手扶拖拉机。现在施肥用无人机,浇水用滴灌,收秋时在地头看着收割机作业就行,省工省力太多。“今年我家玉米一亩地能收一千二三百斤,比去年高了一大截儿呢。”

夕阳西下,收割机仍在田间忙碌,翻耕后的土地散发出泥土的清香。刘国利表示:“有区里的重视和支持,有这些好政策、好设备,我们肯定能把秋粮稳稳收到手,推进小麦高质量播种,让土地结出更多‘金疙瘩’!”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