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产城融合 聚焦向海发展 聚焦优化营商环境
丰南区激活沿海经济发展新动能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唐建勋 通讯员 刘彪、刘志伟)近年来,丰南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关于沿海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以聚焦产城融合、聚焦向海发展、聚焦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沿海发展高地、优化营商环境上精准发力,持续释放沿海潜力,推动沿海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聚焦产城融合的赛道上,该区以临港产业提档升级为核心,成功构建起精品钢铁、绿色化工、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新兴产业四大产业基地,为沿海经济筑牢“产业支柱”。今年1至7月,四大基地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054.2亿元,彰显强劲发展韧性。其中,精品钢铁基地汇聚纵横钢铁、瑞丰钢铁等32家企业,3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今年1至7月营收达878.1亿元,领跑四大基地;绿色化工基地依托省级化工产业园区,吸引28家企业入驻,重点布局精细化工与化工新材料领域;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集聚100家企业,华通线缆等龙头企业掌握多项核心技术,形成采选煤设备、特种线缆等特色产业链;战略新兴基地则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新业态,44家企业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向海图强是丰南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战略。该区从招商引资、园区升级、新能源布局、海洋渔业发展四方面协同发力,打造沿海经济发展高地。招商引资上,通过 “四全招商”模式,聘请18名专兼职招商顾问,与35家行业协会、商会建立合作,今年以来已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1个,总投资234.26亿元,其中投资50亿元以上项目1个,京津地区投资项目7个。园区建设方面,丰南经济开发区作为“主战场”,已集聚441家企业,其中298家为规上工业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岔河园区扩区、临港园区西扩等项目持续提升园区承载能力。新能源产业实现突破,全区风光总装机规模超100万千瓦,丰南经济开发区被列为我省第一批开发区分布式新能源试点;建投30万千瓦风光耦合制氢项目和大金25万千瓦风电项目正在开展开工前期手续;通威“渔光一体”配套储能项目投产,河北建投200MW/400MWh独立储能项目加速推进。海洋渔业领域,依托1.6万亩海水养殖面积,实施5个海水养殖项目,中海万弘公司建成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破解南美白对虾北方繁育难题,今年 1至7月海水产品产量达2900吨。
优良的发展环境是沿海经济的“助推器”。丰南区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要素保障,为产业发展夯实基础。服务保障上,创新推行“订制式预审预批”“承诺制信任审批”,打响“丰投无忧”服务品牌,通过12345热线助企延伸、政企常态化沟通,精准解决企业难题。人才保障方面,落实“凤凰英才”计划,依托科技领军人才创新驱动中心引才,深化校企协同育人,开展订单式培养,为产业输送高技能人才。要素保障上,统筹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与金融机构融资,保障项目资金需求;优先保障重点项目能耗、污染物排放指标,为项目快开快建扫清障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