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07:49:2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截瘫休养员的“幸福升级”

截瘫休养员的“幸福升级”

记者 媛媛

进入11月,初冬的寒意已渐渐来袭。而在去年年底新投入使用的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却处处暖意融融。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主任 、市截瘫疗养院党总支书记、院长杨震生表示,我们从这些政策当中感受到了国家对残疾人事业的关注,同时深感责任重大,新院区就是我们把全会精神转化为民生实效的鲜活载体。

“党的政策真是暖到了我们心坎里!你看这新院区,房间多敞亮,环境多舒适。”11月1日,市截瘫疗养院新院区的阳光活动室里,75岁的截瘫休养员杨玉芳说道。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闭幕后,市截瘫疗养院就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融入到工作日常的点点滴滴,随时向休养员们征询优化服务的意见建议,切实把全会精神作为疗养院的民生实践。

为进一步改善市截瘫休养员的居住环境、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社会养老需要,我市按照“全生命周期适老化”标准设计,建设了以市截瘫疗养院为基础的唐山市民政事业服务中心。该中心占地面积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设置床位1000张,主要职责是收治、收养地震截瘫伤员、伤残军人、“三无”孤寡老人和年满18周岁残疾孤儿、“三无”精神智障人员及三个月以上无家可归的流浪乞讨人员等特殊群体。市截瘫疗养院康复治疗师李梦薇说:“我们陆续采购了DMS(深层肌肉刺激仪)、神经肌肉电刺激仪、低频电子脉冲治疗仪和超声波治疗仪等,这些理疗设备能够帮助截瘫休养员们提高身体机能和生活质量。”

杨震生深有感触地说:“49年来,这里的工作人员守护截瘫伤员打破生命极限,如今市截瘫疗养院的休养员们已经全部搬进了新院址,这里的生活设施更加便捷,医疗设施更加完善,实现了就医有保障、生活有尊严、精神有寄托。”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树立把伤残人当亲人的思想,为伤残人提供周到细致的服务。市截瘫疗养院将持续深入学习、全面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一步以全会精神为指引,在硬件和服务上齐发力,让“兜底保障”升级为“品质服务”。努力构建“医疗+康复+生活”一体化保障链,针对截瘫休养员老龄化需求,升级康复器械、细化并发症预防方案,确保就医保障更精准;同时进一步完善个性化兜底服务机制,结合老龄化趋势建立休养员动态健康档案,提供定制化膳食与心理疏导,让保障体系既兜住基本生活,更护得住他们的生活品质与精神需求。

编辑: 江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