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5:14:44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中行唐山分行助力唐山文旅融合发展新图景

今年,唐山文旅市场持续升温,南湖的璀璨灯光、遵化的温泉康养、迁西板栗文化节的丰收盛景,共同绘就京津冀游客心中的“周末到河北”。中国银行唐山分行敏锐捕捉“农业+文旅”融合机遇,创新金融支持模式,以“板栗+”产业链为支点,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贷款解忧,板栗飘香结硕果。作为“中国板栗之乡”的迁西县,其75万亩板栗林不仅是年产值28亿元的农业支柱,更通过“春赏花、秋采果”的农旅模式,成为唐山乡村文旅的一张亮丽名片。在迁西县东荒峪镇,栗农李大姐一家正忙着为即将到来的板栗文化节做准备。“去年秋天收栗子的时候,最愁的就是周转资金。”李大姐回忆道,“既要支付采摘工钱,又要保证及时收购、储存新鲜板栗,资金压力不小。” 就在她发愁之际,中国银行唐山分行推出的专项“板栗收购贷款”解了燃眉之急。

“中行的客户经理主动上门了解情况,手续简便,放款也快。”李大姐很快获得了100万元的贷款。这笔资金让她能够提前锁定收购价格,保障了板栗的及时采摘和品质。“资金宽裕了,我们更有信心投入管理,今年的栗子个头大、色泽好,品质更上一层楼。”更让李大姐高兴的是,她家优质的板栗原料被当地知名食品加工企业大量收购。依托稳定的原料供应和银行的金融支持,企业创新开发出板栗酥、栗蓉月饼等精美文旅伴手礼,附加值显著提升,在各大景区和电商平台热销,成为游客带走的“唐山味道”。

金融赋能,“小板栗”撬动“大文旅”。李大姐的故事是金融赋能产业链的一个缩影。中国银行唐山分行以“板栗收购贷款”为抓手,精准滴灌板栗产业链上下游。截至8月末,该行板栗收购贷款余额达16335万元,惠及众多像李大姐这样的专业合作社及加工企业,覆盖从收购、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

稳链强链,筑牢产业根基。金融活水的注入,有效保障了农户的稳定收益,激发了种植积极性,确保了板栗产量与品质的稳定。加工企业则借助资金支持扩大产能、升级设备、研发新品(如栗农供应的板栗制成的伴手礼),推动产业向规模化、品牌化、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深度融合,点燃文旅活力。产业的繁荣直接催生了丰富的文旅体验。迁西板栗文化节因产业链条的完善而更具吸引力。游客不仅能沉浸式体验板栗采摘的乐趣,品尝地道的板栗宴,更能购买到像板栗酥这样的高品质文旅伴手礼,深度感受当地特色民俗文化。中国银行的金融支持,如同一条无形的纽带,促进了农业资源向文旅价值的转化,为游客提供了独特的乡村旅游体验,显著提升了唐山文旅的品牌影响力。

展望未来,持续深化文旅金融支持。中国银行唐山分行表示,将持续加大对唐山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放,优化信贷资源,重点倾斜具有潜力的文旅项目及中小企业。创新产品服务,探索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景区经营权质押贷等更贴合文旅企业需求的专属金融产品。深化政银企合作,搭建高效融资平台,促进金融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提升服务质效,优化流程,加强辅导,运用科技手段为文旅企业及游客提供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我们将持续发挥金融优势,以更精准、更创新的服务,为唐山文旅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金融活水’,助力‘小板栗’持续撬动‘大文旅’,为乡村振兴和区域经济繁荣贡献更大力量。”中国银行唐山迁西支行相关负责人表示。 (匡宇轩)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