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5 15:37:41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环渤海新闻网

唐山路南区:多维创新信用修复 助力企业“增信减负”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通讯员 刘佳、李美其)为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打造良好营商环境,路南区加强信用修复工作,不断打造“信用路南”特色品牌,持续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构建高效便捷信用修复模式

“我们公司对如何信用修复真的不太了解,这次被消防部门处罚,在信用中国上留下了记录,很怕影响到之后的业务开展,还好有工作人员的细心指导,没有让我们跑来跑去,不知如何下手。”某商业管理有限公司的刘总说道。

路南区自推行“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以来,按照“一套材料、单次采集、多方共用”的工作机制,对涉40个部门的3类信用修复事项,优化业务办理流程,实现信用修复线下“只进一门”、线上“一网办理”。

提供信用修复“本地帮”服务

某货物运输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表示:“信用修复这个事一开始真的很头疼,我们这种交通运输行业,涉及的处罚天南海北,司机有时候连票据都不留,我们也不知道联系谁,怎么把处罚消除,最终被认定成了高频失信企业,这次多亏了工作人员,解决了我们的难题。”

路南区打破地域管辖限制,以交通运输为试点领域,为受到异地处罚的失信企业提供信用修复“本地帮”服务,联系各地交通运输部门,为企业提供票据、材料支持,共帮助企业办理跨省信用修复12件。

实施信用修复提醒机制

某消防检测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说:“没有工作人员的提示,我们真没意识到处罚信息不消除带来的危害,一开始嫌麻烦觉得不影响公司正常经营,不修复也没事,现在可不这么想了!”

行政处罚类信用修复事项推行信用修复提醒机制,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对相关失信主体主动提醒,并告知信用修复的重要性,避免企业因失信未修复对自身经营造成影响。

设立专窗实现帮办代办

“进入审批大厅,就看到了信用修复帮办代办窗口,工作人员帮我们整理材料,并在河北政务服务网上帮我们办理,让我们有了学习的机会,也对相关政策进行了了解。”某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说。

在路南区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信用修复“专窗”,实现信用修复“一窗受理”,提供全程“帮办代办”服务,开展政策解读、问题咨询等,指导企业准确提交材料,推动信用修复高效办成“一件事”。

转变信用修复工作理念

某商贸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表示:“被市场监管部门处罚完,缴纳完罚款,并整改完毕,我们就认为没有问题了,但对信用修复材料并不了解,我们直接找到信用工作人员进行业务办理,他们能够与处罚部门进行沟通协调,省去了我们很多麻烦!”

将单一修复指导变为综合赋能服务,与有行政处罚权限的部门建立日常沟通机制,提前交流信用修复证明材料,让企业经办人一次性办完相关材料,实现“跑零次”。安排专人专职负责信用修复工作,对符合条件的企业,采取“线上+线下”指导,提供面对面、手把手地线下指导,助力企业完成信用修复。

持续开展信用修复培训

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负责人表示:“参与了路南区组织的信用修复培训,熟悉了信用修复政策和流程,对于行政处罚造成的影响又有了新的认识。”

定期开展信用修复培训,向企业讲解信用修复政策和流程等知识,帮助企业了解信用修复的重要性及操作方法,按照谁处罚谁修复的原则,帮助企业完成信用修复材料上传工作,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实现重塑信用“当天办”,提高信用修复工作效率。

路南区结合自身实际,推出“重塑信用当天办”“综合赋能服务”等特色做法,体现了从实际需求出发的创新思维。在推进信用工作时,需结合产业特点、企业需求等,探索更贴合实际的措施,避免“一刀切”,让信用修复从“企业跑腿求修复”转变为“主动服务助修复”,充分减少了企业的时间和精力成本。今年以来,已累计帮助45家企业完成信用修复,线上线下办件量达60余件。

编辑: 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