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1-06 08:01:59 | 环渤海新闻网
来源: 唐山劳动日报

瑞兆激光:着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向新向绿

瑞兆激光:着力推动再制造产业向新向绿

记者 徐喆 通讯员 刘笑利

10月21日,迁西经济开发区中区,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机电医院”,“患病”的各类机电设备,经被称为“机电医生”的再制造产业工人“治愈”后,等待重返“岗位”。

图为瑞兆激光工人正在进行组车作业。杜雯拓 摄

“工业设备可以通过再制造业焕发新生。再制造业如同一个神奇的焕新工厂,让即将退役的工业设备重获卓越性能,为实现循环经济与绿色智造提供了关键路径。”公司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刘立歧说。

河北瑞兆激光再制造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集机电再制造技术研发、机电安装工程、在役再制造、再制造、零部件制造、产品检验检测、资源综合利用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新三板上市公司,是河北省机电再制造产业龙头企业,服务范围覆盖冶金、石油化工、发电供电、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等领域,业务延伸至国内32个省市自治区及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

“这是一台待修复的高炉余压透平压缩机转子,由国外制造。从修复工期来看,若返回原厂,需6个月以上,在瑞兆激光只需要一个月左右,缩短了工期,还大幅降低了成本,减少了企业因设备故障带来的损失。”公司再制造服务管理中心常务副主任赵海阳说。

能对各类废旧、损坏的机电设备进行高质高效修复和再制造,通过“机电医生手术”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得益于瑞兆激光技术和设备的硬支撑。公司建有机械再制造、电机再制造两条专业生产线及6个生产车间,拥有328台套国内外先进设备,其中包含自主研发设备,为再制造作业提供硬件保障。服务产品覆盖汽轮机、燃气轮机、烟气轮机、TRT、离心压缩机等核心动力设备,既具备全生命周期管理能力,也能完成整机或成套机组的改造升级与再制造,全方位满足设备运维需求。

“再制造技术不是简单的修复和翻新。”刘立歧说,再制造是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再制造产品达到与原有新品相同的质量和性能,是循环经济“再利用”的高级形式。与生产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产品可节省成本50%,节能60%,节材70%,降低大气污染物排放量80%以上,几乎不产生固体废物,发展再制造产业的最大意义在于能最大限度地挖掘制造业产品的潜在价值,让资源接近“零浪费”。

瑞兆激光作为机电设备再制造企业,一直是绿色发展理念的实践者、国家节约战略的推动者。目前,公司通过持续投入与攻关,科技创新成绩斐然,依托河北省机电设备再制造业技术研究院、河北省激光再制造院士工作站等科技创新平台,构建起硬核技术创新生态,已取得技术革新成果368项,获得102项国家专利,参与制定国家标准9项,攻克了多项“卡脖子”技术,为装备制造集群和机电设备再制造行业提供了高质量发展范本,成为循环经济领域的示范标杆。截至目前,已累计修复与再制造各类设备近18000台(套),为客户节约成本30亿元,为国家节约金属资源48万吨、节约能源68万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80万吨。

刘立歧表示,公司当前正推进国家超长期国债项目——机电设备及零部件高值化规模化再制造绿色智能升级项目。该项目建筑面积约1万平方米,依据国家发展循环经济、绿色产业有关政策,围绕再制造产品高端化、产线智能化、管理数字化、企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建设废旧资源回收中心、集中拆解分拣中心、集成再制造中心、再制造科技研发中心的产品和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五大中心”,带动培育一批零碳工厂,打造再制造产业园区和共享工厂,推动零碳工业园区建设,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工业资源节约集约循环利用水平,培育壮大绿色低碳机电设备再制造产业。

编辑: 李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