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烁辉
第二节
《冀东日报》
夯实冀东新闻基础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救国报》胜利完成了宣传抗日救国的历史任务,为后来冀东解放区新闻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抗战胜利后“救国”这一名称已不适应当时的形势与氛围,因而《救国报》更名是大势所趋。
1.从《冀热辽日报》《长城日报》到《冀东日报》
早在1944年9月,中共中央晋察冀分局便根据中共中央7月28日发出的“在冀东建立冀热辽区党委和冀热辽军区”的指示,决定将中共冀热边特委改为中共冀热辽区委员会(简称冀热辽区党委);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根据第十九次会议决议,发布关于设置冀晋区、冀察区、冀中区和冀热辽区4个行署的命令,冀热边行署改为冀热辽区行署;晋察冀军区也依上述指示,发出成立冀热辽军区的命令,原第十三军分区随之取消。
因战事等原因,冀热辽区党政军领导机关并未立即组成。从1944年11月起,才开始用冀热辽区名义发报、行文。直到1945年1月4日,中共冀热辽区委员会、冀热辽区行署和八路军冀热辽军区领导机关终于在蓟县少林口宣布成立。此时,冀热辽抗日根据地全区共产党员人数已经由1942年的2万名发展到了3.7万名。
1945年4月25日,中共冀热辽区党委发布《关于全党办报的决定》,要求“今后拟扩大篇幅,充实内容,改发铅印,真正把党报作用担负起来”,彻底实现全党办报的方针。
冀东第一份铅印报《冀热辽日报》
日本投降后,随着冀东地区的大部分县城和集镇相继收复,报社奉命集中到丰玉遵联合县北部的平原地区,筹备铅印报纸的出版。出版铅印报纸是大家多年的夙愿,一年多以前就作过一些准备工作。
收复丰润县城期间,《救国报》的刘保民,《尖兵》报的李志书,十四分区的周稳、周昌业等人来到伪丰润县公报室,吸收早在1943年就开始为八路军输送铅字的李国田、刘世烺等7名公报室的印刷、排字工人,并对设备展开了接收工作。当时接收的设备有:八页机一台、圆盘机一台、装有铅字的字架七个、手摇石印机三台、手扳裁纸刀一台,还有些小工具。这些设备都一起被搬到丰润县东的姜家营村,并很快在这村先期印制了一些文件和宣传材料。
9月中旬玉田解放,这些设备又和从玉田接收的敌伪印刷器材一起,搬到了玉田与遵化交界的大张屯村。同时运来的还有冀东八路军从锦州接收到的一台大石印机、一台八页印刷机、一台十六页印刷机、一台手摇铸字机和部分铸字铜模、铅字。不久,又运来一台从张家口接收的八页印刷机。
到了大张屯以后,又来了不少新参加革命的青年同志,同时军区政治部的鲁直(后化名李农)、王保善、卢国起等同志及救国报社的同志们,还有在蓟县盘山“边币”印刷厂的张相阁、十四分区的周昌业等人都集合到一起。
这时印刷各部门的人员安排是:李士耕、刘世烺、曹嘉瑞、徐宪章、卢恩沛、王玉如、赵九省、李英等人负责排字工作;郑有义、孙长善、王保善、卢文光、王树奎、黄兆元、于平等人负责印刷工作;冯润田、任品三、王守成、卢恩贵等人负责铸字工作;王家祥、亢云祥、郭淑敏、红叶、王淑品、王世昌等人负责石印和装订;还有张声远主任和后勤工作的王亚民、邱贵义、张兴亚、卢国礼等。随着人员的安排到位,各种设备的整理组装也都很快就绪。排字的字架子,印刷的八页机、圆盘机、石印机,装订的裁纸刀都安装在大张屯村;手摇铸字机安置在遵化县鲁家峪的南峪村。此时,一个比较完备的印刷厂已初具规模了。
1945年10月,具有基本印刷能力的冀热辽日报社印刷厂正式成立。厂长由报社编辑部部长孔祥均兼任,副厂长是李志书,指导员是鲁直。印刷厂成立后,同志们立即投入了夜以继日的工作。大家同心合力,终于在1945年11月3日出版了第一张铅印的《冀热辽日报》,并很快把报纸分发到冀东解放区各地的党政军机关和广大群众手中。这是冀东地区第一份铅印刊物。(注:冀热辽日报社印刷厂还从1945年12月16日开始,代印冀热辽军区编辑出版的报纸《尖兵》,即后来的《冀东子弟兵》。)
这份铅印报纸的发行也意味着,自1945年11月3日起,《救国报》正式更名为《冀热辽日报》,作为冀热辽区的党委机关报。
《冀热辽日报》延续了《救国报》期号,创刊号为第241期。1945年11月3日在第一张《冀热辽日报》的一版报角位置,刊发了一则启事:
“本报自241 期起,取消《救国报》的名称,改为《冀热辽日报》。
自本期起改为铅印,但因各种条件尚不十分完备,暂行三日出版一期,俟印刷条件改善之后,立即改为日刊。
冀热辽日报 启事”
由于技术条件和纸张原因,《冀热辽日报》只有第一期是四开四版,用新闻纸印刷。以后各期均是四开两版,用冀东地方生产的土纸单面印刷,即四开二版,数期之后才改为四开四版。
《冀热辽日报》的报头由时任总编辑陈大远书写。版面自右向左竖排,一版版面高9栏,二版版面高11栏。每栏高度为 9 个五号字。由于铅字字体字号不全,导致排版印刷时,有时一行标题竟出现多种字体或字号。还有许多字模短缺,都是刻字人员从山上找来硬杂木临时刻制的,字体多为自创的美术体,阎毅还刻了不少结合军事新闻刊登的地图,大家竭尽全力让报纸版面更加丰富多彩。
这时的《冀热辽日报》应该说还不够成熟,内容比较单调,除刊登新华社播发的新闻稿外,很少有自己记者采写的地方新闻、通讯等。版面也比较呆板,没有图片,没有副刊,没有专栏。第一版刊登解放区及国内重大新闻,重大国际新闻有时也登第一版;第二版刊登国际时事和兄弟解放区新闻。报纸改铅印后,版面上的新闻容量比油印小报增多了近2倍。
在《救国报》更名为《冀热辽日报》之后不久,中共中央决定撤销原冀热辽区党委、行署和军区建制,设立了隶属晋察冀中央局的冀热辽分局,下设冀东、热河、冀热察边三个区。原冀热辽区党委、行署、军区,改称冀东区党委、行署和军区,辖长城以南和北平至天津一线以东各县,原冀热辽区党委所辖的热河地区、辽宁地区等都被划分出去(正式行文是在1946年1月)。
因此,《冀热辽日报》也从冀热辽区党委机关报转为冀东区党委机关报。建制与区划变了,便将报名让给在热河省承德市出版的冀热辽分局的机关报。(注:冀热辽中央分局在承德办的《冀热辽日报》报名延续至1947年6月,后更名为《群众日报》。因创办时间相接,故很多人将两报混淆。为此,1982年8月,陈大远同志曾专门从北京给正在整理《唐山劳动日报》报史的肖铃来信介绍情况。)
《冀热辽日报》在冀东出版发行的时间虽然仅仅是1945年11月3日至1946年1月初的两个月时间,但它在冀东新闻事业发展史上,却掀开了铅印报的首页。
寄托特殊感情的《长城日报》
1946年1月,我八路军解放了日伪军占领的遵化县城后,报社印刷厂也由玉田县大张屯村进驻遵化城东的田庄青村。田庄青是个小自然村,道北不过十个门口,道南只有一个放大车、养牲畜的院子,村西头有一间十多平方米的“场房屋”。这间较大一点的场房屋,便成了报社和印刷厂集体活动的场所。
新报名的酝酿也在同步进行,同志们提出《冀东日报》和《长城日报》两种建议,最终,因冀东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与长城结下了特殊的感情,许多悲壮的抗日故事和胜利都与长城有关,同志们统一了意见,并经区党委批准,先期采用了《长城日报》的名称。
1946年1月12日,第一张《长城日报》与冀东人民见面了,期号依然延续《救国报》和《冀热辽日报》,为第262 期。
长城日报社的主要人员由原《冀热辽日报》的骨干队伍组成,冀东区委宣传部部长张达兼任社长。
《长城日报》为四开四版,名为日报,实际平均三四天出1期。主要内容为:国内外新闻、解放区情况的报道、解放战争快讯、冀东新闻等。报社成立不久,根据时局的变化,另外出版了6期政治协商会议方面内容的专刊,版面为四开两版。从1946年3月3日起,《长城日报》首次采用新闻纸印刷,报纸质量得到提高。零售定价每张5元。1946年4月3日,《长城日报》又开辟了《老百姓》专刊,独立1版,每周1期。5月1日还出版了“五一”特刊。截至5月13日,该报在90多天中,共出版了35期(期号到297期)。
1946年5月15日,《长城日报》名称停止使用,启用《冀东日报》新名称。这次更名是为了更加明确此报是中共冀东区党委的机关报。
此前,新华社冀热辽分社也已改名为新华社冀东分社。同之前一样,与报社为一套人马、两块招牌,报社对新华总社发稿则用冀东分社之名。
(待续)
相关新闻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2)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3)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4)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5)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6)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7)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8)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9)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0)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1)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2)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3)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4)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5)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6)
回首来时路 整装再出发——简述从《救国报》到《唐山劳动日报》的烽火岁月(17)